卫生新闻榜读出公信力
2010-01-14

2010年01月13日 09:31:0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09年中国卫生十大新闻榜虽然来得稍晚了一些,其评选理念却让人抱有敬意。

    1月12日,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发布了2009年中国卫生十大新闻,医改、甲流防控、《食品安全法》颁布等重大事件纷纷上榜。更值得注意的是,福建省南平市严重医患纠纷事件、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南京市儿童医院患儿死亡医疗安全事件等分列第七、八、九条。(1月12日新华网报道)

    一般来说,网友对各种机构发布的那些报喜不报忧的“年度最佳”“年度十大”都显得有些挑剔,“板砖”横飞是常有的事。但就目前来看,大家对这份略显“黯淡”的榜单却显得宽容了许多。

    这倒也不难理解,这些医疗纠纷、医疗安全事件,即使到年终没有在官方的榜单上占得一席之地,公众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会给它们一个“名分”。所以,与其掩耳盗铃地强调“家丑不外扬”,与其粉饰“虚假的太平”,还不如直面问题。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坦诚,就越显得坦荡,也就越能吸取教训;反过来,越是自欺式的遮掩,越是闭口不提,越有可能导致“按下葫芦又起瓢”。

    在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主任邓海华在答记者问时说:“如果十大新闻都是歌功颂德,我想也不符合我们评选的初衷。”回顾卫生部近几年发布的卫生十大新闻榜,“牙防组”闹剧、“拒签字导致孕妇死亡”以及一些重大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榜上有名”。这种积极态度,让我们看到卫生部门的良心和直面问题的决心。

    这种态度无疑符合行政伦理。责任政府,对民生痛苦当然不能视而不见,越坦诚就越能树立公信力。医卫领域与公众日常生活休戚相关,公众对医卫部门的期待,显然不止于“榜上”,也在于“榜下”。连近日一则“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搁浅”的假新闻都能撩拨公众神经,可见对医卫的关切之深。不避讳“丑闻”,敢于自我“批评”,才能锐意改革,对症下药,亡羊补牢才不是一句空话。

    这也表明卫生部对解决问题是有信心的。接下来,民众期待的是如何“行动”,只有通过行动使医卫沉疴痼疾一步步地根除,才能最终让人们读出“新闻榜”背后的自信。(易艳刚)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