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新科公务员 不差钱
2010-01-05

2010年01月05日 09:58:2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考上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奖励6万元,考上广西区直机关公务员奖励3万元,考上桂林市直机关公务员奖励1万元……2010年新年伊始,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正式实施的对考上公务员的恭城青年进行奖励的政策,一经推出,便引发各方争议。(1月3日《南国早报》)

    “上头有人,好办事”?

    在古代做官,讲究的是派系、嫡系,这些因素有时候甚至可以决定仕途的走向。来自同一省份,似乎就存在某种类似准血缘关系的联系。下级晋升的时候,上级定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小老乡”;下级有事相求,上级看在同乡的面子上,也定会高抬贵手;甚至于下级有着违法乱纪的营生,上级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尽管现代政治严禁结党营私,但少数地方少数官员有时还是禁不住诱惑产生类似的冲动。恭城出台的这一奖励考上公务员的政策,看来也难以摆脱传统意义上的“乡党情结”。《重庆时报》一语道破“玄机”,所谓按考录级别高低进行奖励,埋下的也不过是权力网络按层级铺设的人脉伏笔。正如一些网友所说,无非是为了“上头有人,好办事”。

    《扬子晚报》认为,这是变相向上级机关工作人员套近乎、拉关系。说是奖励,其实不过是换了种形式的权钱交易。

    发奖的钱是哪来的?

    考上公务员获奖励的制度依据是什么?它的制度激励价值在哪里?奖金的使用是否符合公共财政的价值本义,是否满足了相关的程序正义?《华商报》评论称,相信谁也无法为这个政策找到起码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奖励6万元,也许不算一个很大的数字,可对于一个县政府而言,也需要按照财政经费支出。县级财政很多情况下,被人戏言为“要饭财政”,关于县级财政困境问题我们呼吁了很多年,每一笔财政预算都应该用在刀刃上。制定奖励政策的人,自然不会自掏腰包来发大奖,那么发奖的钱其实是来自纳税人的辛苦钱。

 

    去年12月国家税务总局首次发布《关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明确了纳税人有知情权等权利。我们有权知道自己的每一分辛苦钱的“来龙去脉”。

    正如四川新闻网一篇评论所言:既然奖励公务员的钱来自财政,那么政府就应该通过民主程序让纳税人知晓,让纳税人参与到决策中来。而对刚被录取的公务员进行奖励,属于无功受禄其正当性同样让人生疑。而且,对公务员的奖励是否具有明确的标准,还是由某位领导随便“拍脑袋”就决定的结果呢?这些质疑都需要当地政府给出回应。

    应该把钱给最需要的人

    广西党校教授陈学璞教授针对这一事件做出如下评论:公务员考试本身就是为了把德才兼备的人才选拔出来,考生被录用,本身就是一种肯定,无需进行额外奖励。我们还要警惕,由于有现金奖励的刺激,有可能部分考生打着用预知金钱去“找关系”的算盘,从市场化运作的角度增加自己被录用的可能。

    而从钱要花在刀刃上的角度,自然不是急着给走上公务员岗位的人送红包。相对于锦上添花,当前雪中送炭更显必要,最需要人还有很多:准备创业的大学生,需要第一笔启动资金;正在贫困山区里求学的孩子,需要一张课桌;正在为大山里运不出去的果子犯愁的农民兄弟,需要一条公路……(整合/刘晶瑶)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