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1日 09:38:1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尽管对过去的2009年有些恋恋不舍,但我们仍要洒脱地挥挥手,因为我们坚信更好的风景还在路上。
挥手告别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忙碌了又一个365天的我们,或许可以静下心来,在年轮拨向2010年之前静静回望。回望那些尚未被时间洪流冲散的事件,回望那些尚未被呼啸风声湮没的名字,回望那些感动,也回望那些遗憾。
随手翻开近期一份报纸或是一本杂志,都可以看见形形色色的年度榜单,“十大新闻”“十大人物”“年度致敬”“年度最佳”……不一而足。但此刻,我更愿意把自己当作中国3.38亿网民中的一分子,回望那365个我们自己用键盘和鼠标“顶起”的新闻排行榜。
有些热词,无需提醒,就已铭刻于我们心间;有些喧嚣,无需驱逐,就已经淡出我们的视线;但有些热点,无需解读,却总能在我们的记忆库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储藏室。365天,每天都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排行榜,从这些排行榜里,我们可以感知和读懂一个真实的中国。
在一个媒体聚光灯与大众“麦克风”相得益彰的时代,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新闻等待我们的点击与阅读,但除去那些娱乐花边和体育新闻,被我们推上新闻排行榜的那些人那些事儿,似可归成以下三类:
有一类新闻事关安居乐业,我们能读出民众对归属感的期盼。
在当前的户籍制度之下,有不少人虽然生活在一个城市,却还没有获得一种稳妥的归属感。所以,当外来务工子女再也不用交借读费的时候,当一些城市的暂住证被居住证取代的时候,他们第一次感到,这个城市是“我的城市”。而在很多人看来,最能满足一个人归属感就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家”,是一个远比“房子”温情的字眼,但在房价高到足以“绑”住一代人的时候,连“蜗居”都越来越像一个传说。正因为如此,中央的三令五申还是让大家看到了一些希望,从打击囤房到开发商拿地限制,从加快廉租房建设到取消营业税优惠,“国四条”也好,“组合拳”也好,都让望眼欲穿的民众看到了新的希望……
有一些新闻事关公民权利,我们能读出每个人对安全感的维护。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需求仅次于基本的生理需求,这或许正是我们将如此多的关注目光投向这些新闻的原因。我们关注“钉子户”的命运并积极推动拆迁条例的修改,是为了避免有一天自己的房产有相同遭遇;我们关注孙中界、张晖等人的命运,是为了避免有一天自己也遭到“钓鱼”;我们关注重庆“打黑”和新疆“7·5事件”,是希望我们有一个安定祥和的环境,每一天都像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一样团结和谐;我们关注《侵权责任法》,因为它是“民权之法”,可以唤醒许多属于每个公民的不容侵犯的权利……
还有一些新闻事关民生,虽不煊赫,但涉及每个人的衣食住行,我们能从中读出民众对幸福感的追求。
一个城市,是否“宜居”;一个人,是否有“幸福感”,生活在其中的民众最有发言权。幸福感,其实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武广高铁的开通让“高铁时代”走进我们的生活,大家能够体验“陆地飞行”的感觉,新医改已经起锚,职工养老金明年可以钱随人走了……
2010即将到来,它充满未知,所以才如此令人期待。(易艳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