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9日 09:01:22 来源:新华网安徽频道

2008年3月28日,银川市兴庆区第五小学的“小储户”在展示他们的“道德存折”。
美好的道德操守是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雨田实验中学向媒体介绍,设立“道德银行”制度的初衷是试图以一种游戏规则来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加以规范:扣了“钱”,还能通过主动申请做好事的方式把“钱”赚回来,让孩子们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接受学校的管理,逐渐懂得付出与收获的意义所在。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道德是一种“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与之相反,银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的商业机构,在成本得失上“精于计算”是银行的本质属性。雨田实验中学此举将道德与银行两种截然相反的属性联系在一起,构成了舆论争议的焦点;同时,道德的功利化倾向引发了人们的道德风险焦虑。
事实上将利益与爱心奉献挂钩,这样的“道德银行”并非首创。与之类似的还有长春安阳小学的“未成年人道德银行”,江西遂川的“中小学道德银行”等等。除了学校,某些城市的社区为了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公益事业,也创设了社区道德银行——将居民奉献爱心的行为以积分的形式记录下来,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资产”,当个人积分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

湖南“道德银行”储蓄卡有了新版本。余志雄摄
诚信中有经济的基因,利益中有道德的种子。客观来看,道德与利益并不决然相悖,鼓励人们追求正当的利益是市场经济的价值观。
“道德银行”尝试以一种利益驱动机制来实现道德的“增值”。让善举得到某种形式上的肯定与认同,甚至得到实质的回报,从而激发培育更广泛的道德实践。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道德银行”这种创新形式值得进一步探索。
然而,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道德银行”的形式的确存在很多“先天不足”,譬如:如果做好事就是为了获得“人品币”,谁来做“道德验钞机”鉴别功利的“伪道德”?好人好事具有随意性、随时性等特点,很难纳入“道德银行”的评估范围,如何对道德行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