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之外的坚硬现实
2009-12-31

2009年12月29日 09:51:39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岁末了,很多媒体都在忙着评选年度汉字,在网友的智慧演绎中,一个接一个的汉字脱颖而出,成为勾勒某一时期公众情绪的代表性文字。“被”、“雷”、“拆”、“涨”、“黑”……在一个个汉字的跳脱和风情之外,是我们曾经经历、必须面对乃至有望改变的坚硬现实。

    “被”字的适用范围是如此广泛,以致于每个人都能娴熟地用它来表达意愿。曾经有长于修辞的弄文者指责一些新锐媒体滥用“被”字,使得语体过于西化,可眼下随处可见的“被”字句,使得西化不西化的已经不再是个问题。在我们的现实语境中,只要公众的意志被剥夺、意见被代表、思想被一致、情绪被稳定的情形存在,则“被”字句的生命就不会枯萎。

    “雷”字稍稍有些戏谑,却不免是公众对于有悖常识、超越底线、惊诧莫名的新闻事实的一种情绪化表达。检阅新闻,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雷”人的总是官员、教授、学者、主持人这些社会生活中的公众人物,被“雷”着的总是一般公众。官员说,“要跳楼上五楼”;教授说,“买房就是爱国”;学者说,“房价高是因为老百姓太有钱”;主持人说,“老百姓有钱不花”……公众人物屡出雷人语录,也从另外一个侧面,验证着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弱智化文化”的空前泛滥。

    当下公众之熟悉“拆”字,也算一种特定之时代特色。大批在大拆大建中获益的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尽管在向全民普及一个汉字上居功至伟,却难掩那个或红或白的汉字后面,一大批被拆迁者的悲怆。国务院正在研究修订旧的拆迁条例,希望野蛮拆迁能够随着新条例的废除而消失。

    还有“黑”。还是在几年以前,“黑”尚是一个比较暧昧的语词。2009年重庆大规模、深层次的打黑除恶,赢得公众拍手称快的同时,也使得“黑社会”这样的语词可以大大方方出现在记者笔端。我们终于能够直面早已存在并危害百姓的“黑”了。当然,重庆打黑也在全国民众中间产生了更为深广的渴求,其模式能不能在全国推广?

    我无法一一历数一个个单体汉字所含蕴的社会现实,丰饶的新闻事实已经验证了这些汉字的饱满和丰盈。也无法断言一个汉字的风行,到底是时代的幸运还是不幸,但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公众显然越来越娴熟于这样的语言操练。创造者自有无限热情,而接受者也不仅乐于接受更乐于传播。

    人们对于外部世界都有自己独特的领悟,都可以细细分辨千差万别奥妙无穷的自然、社会和人事。他们当然也能够找到他们喜欢的语言方式表达其情绪、意志和思想。对于公众的这种语言文化实践,没有人可以阻挡,也无法阻挡。毕竟,与坚硬的现实相比,语言文字乃至文化终究是隔了一层。(胡印斌)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