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年龄当“天花板”
2009-12-22

2009年12月22日 08:34:16  来源:人民日报

    □从干部人事管理的角度说,年轻干部有年轻干部的优势,上了一定年纪的干部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强项,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是正道,也是当务之急。

    有人感叹,干部晋升的“天花板”有很多块,而年龄这块最要命,甚至在很多基层干部中,已经形成了“30当官、40靠边、50闲差”的共识。正是由于在干部晋升方面存在许多隐性或显性的年龄界限,很多干部担心自己在仕途上会早早地失去晋升的机会。

    对党政机关干部而言,与薪酬、福利以及职业自豪感的提升相比,职务的晋升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种激励。然而,“金字塔”形的干部结构,决定了干部级别越来越高时,其职务上继续晋升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小。

    那么,年龄真的是“天花板”吗?对这个问题,应当细作分析。

    之所以把年龄视作“天花板”,其假设的前提不外乎这样的逻辑:一个基层干部很优秀,德、能、勤、绩、廉各方面都很好,而且年龄也不大,只是因为越过了所谓的年龄“杠杠”,导致得不到提拔重用。按照这个逻辑,这个年龄的“天花板”确实是存在的。这种把干部年轻化等同于低龄化的做法,是在干部人事制度的认识和执行上出了偏差的表现。

    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下功夫。从干部管理的角度来说,年轻干部有年轻干部的优势,上了一定年纪的干部经验丰富,也有自身不可替代的强项。所谓的年龄坎,多半是一些地方约定俗成的“惯例”。因此,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保持各级领导班子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年龄结构,防止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应尽快改变对乡镇干部、县级干部用45岁、50岁的年龄“杠杠”一刀切下来的做法。

    同时,还应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的力度,提高党政领导机关招录具有基层工作经历公务员的比例,优先选拔具有基层一线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中,推广和完善从优秀村干部、社区干部中考录乡镇、街道公务员的做法,树立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真正在基层能干事又能干成事的干部,已越来越受到关注、重视,其晋升的渠道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广。对他们来说,年龄不应也将不再是晋升的“天花板”。

    但是,也应该承认所谓“天花板”的另一面:并非所有的干部都那么优秀,以至优秀到得不到晋升就不足以体现选人用人公正公平的程度。事实上,对那些能力一般、业绩平常甚至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的干部来说,走到人生的一定阶段,遭遇所谓的年龄“天花板”, 关键的一步跨不过去甚至退下来,恰好证明了干部结构“金字塔”形状的合理性。当然,也有不少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事的普通干部,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没有得到提升。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干部现实中也为数不少,这是一种现实存在,符合客观规律。毕竟能走到“金字塔”上部甚至顶部的,只能是少数甚至是极少数。

    对这些干部而言,应当更多地学会理解、适应与保持心理平衡。首先,心态要摆正,多从自身找原因,不要动辄怪这怪那、怨天尤人,学会从积极方面想问题、看进退。其次,加强学习,仕途有期,学海无涯。多学习,视野就广,看问题的角度会有变化,心胸也会随之开阔起来,人生也会从此迈入一个新境界。再者,别太在意自己的年龄,而是始终保持一种蓬勃向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朝气和活力,不论在什么年纪,仍然想事、谋事、干事,既是对事业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进可积极进取、退则责尽心安,这其实更难能可贵,也更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盛若蔚)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