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3 10:03 稿源: 每日新报
网帖曝江苏邳州市一教师边打吊瓶边给学生上课,有网友称令人肃然起敬,也有人认为是摆拍炒作。该老师表示,前几天,学校刚组织老师接种过甲流疫苗,感觉身体不适临时打点滴,一时找不到人才坚持上课的。——《扬子晚报》 【“吊瓶老师”让人提心吊胆】 在“是炒作还是真情”的一片争议中,我更倾向于后者,“吊瓶老师”能够带病上课,即使“炒作”,亦精神可嘉。有网友表态:“太牛了,我把孩子送去,就让他教!”可是,说句实话,如果让我真把孩子送给“吊瓶老师”去教,不免有些提心吊胆。 “吊瓶老师”的敬业精神毋庸置疑,自己身体不适,本该请假休息,可是却依然带病坚持工作,一边打着吊针,一边给学生上课,此情此景着实让人感动。可在感动之余,又难免让人担心:首先,“吊瓶老师”是在接种过甲流疫苗后感觉身体不适才去打吊瓶的,按照甲流疫苗的接种要求,接种疫苗后如有疼痛、高烧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向接种点报告,并进行必要的跟踪观察。而这位老师却带着吊瓶去教室上课,万一出现不测怎么办?无论对老师本人,对老师家庭,还是对学生,对学校,都将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还有,老师把吊瓶挂在黑板上,一手打针,一手拿粉笔讲课,学生能集中精力听课吗?会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不会担心吊瓶可能随时掉下来?针头会不会鼓出来?老师会不会坚持不住倒下去?这些都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不安的听课心理,而听课效果难免会打折扣。再说,老师的这些行为,其实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示范,而这样的示范未必符合临床要求,也不符合教育和心理卫生。(李继彦) 【相信“吊瓶老师”的真实又何妨】 可以相信一点:照片本身是真实的。可问题是,照片真实不等于过程真实,所有这些解释还只是主人公一个人的说辞。究竟是真的带病上课还是蓄意炒作,成为了对这一事件新的争议热点。 真相何在?至少在目前,谁也不能断言。就一般现象来说,带病上课的老师现实中大有人在,因此“打着吊瓶上课”也就成为一种自然的可能。从内心情感来说,我也希望这是事实:多么令人感动而心生美好的一幕!不过,现实的无情又让人不敢太多奢想。从早期的“最美乡村女教师”到眼下的“奥巴马女郎”,一个个曾经的“言之凿凿”到最后都被时间证明不过是人为的炒作。我们还敢相信谁呢? 然而,怀疑终究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否则该是多么无趣。生活的历练让我们学会了不再轻信,但更应该学会的是判断,是判断之后的信任。“吊瓶老师”照片的主人公已经讲得很清楚。不难发现,“吊瓶上课”更多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临时行为。同为教师,我认为这种解释是合理的,也是应该得到尊重的。 退一步讲,这就是个炒作,所谓轻描淡写的解释本也是炒作的一部分,又能如何?一个个美好的形象或者故事被证实为炒作,受伤最深的常常都是那些当初投入最深、那些一厢情愿的人。换句话说,如果当初就能以平静视之,又怎会为炒作所伤呢?如果人人都能平静视之,炒作又哪能成功呢?现在,“吊瓶老师”已经解释了当时的情况,那就是一种临时行为,我们没有必要把它上升到多么“崇高”的高度,甚至做出“我把孩子送去,就给他教”般的冲动行为。抬得越高,当然,摔下来的风险也就越大。 给别人多一些信任和尊重,给自己多一份美好的想象,何乐而不为?我宁愿相信“吊瓶老师”的真实,但决不会对此盲目拔高。(刘化喜)
来源: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