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9 09:05:56 来源:奥一原创
作者:毕晓哲
近日,有群众反映,信阳市罗山县多个政府部门违反国家规定,带头兴建别墅。在罗山县建设局的斜对面,还没有完全竣工的“府邸花园别墅群”,是罗山县里最豪华的别墅群,被当地群众称为“最牛别墅”。该别墅群目前已建好的有5排3层独栋,另还有2排4层联体别墅。(12月8日人民网)
政府部门带头给官员建造别墅群,并不是什么新鲜事。2008年7月,河南信阳曝出“史上最牛的中部地区处级官员别墅群”,未久,同在信阳,又惊曝比“最牛处级官员别墅群”更牛十倍的副厅级官员“别墅群”。不单在河南一些地方如此,江西景德镇市民政局以建某干休所离退休干部安置房名义,报批并自筹资金建了30套豪华别墅;审计署驻长沙特派员办事处违规修建百余套别墅......近些年来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让公众深感揪心。然而,明明违规违纪的官员建造别墅群事件,为什么就屡禁不止呢?
首先,与土地供应上的“漏洞”有关。在集体土地被征用为国有建设用地之时,政府完全居于垄断地位,政府在征收农民土地的过程,过于地体现地方政府的主导地位(实质上地方官员的主导)。征收多少、补偿多少,往往取决于地方长官意志,而对类似的征地行为又监督乏力,在这样的现状之下,往往很难制约官员借机肥利动机。
而且,由于土地供给上有两种流向,一种是征地后直接通过招投标进入市场,另一种是供给政府、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用地。那么,在这种政府主导的土地双轨制之下,给官员群体为已牟私创造了很大的操作空间。政府在招投标过程中,稍稍和开发商“眉来眼去”一下子,就有可能获得开发商格外的价格优惠和关照。而另外一种情形,对于官员群体专门建造别墅更加简单。通过“多征少建”或“征而改建”等手段,完全可以将以建学校、医院等公益事业的用地,轻松地改造为官员别墅。
其次,还于违法成本过低有关。近些年来被曝光和查处的官员别墅事件,鲜有被严肃追究问责的。以被网络称为“史上最牛的处级官员别墅群”——信阳官员别墅群为例,被曝光后也仅要求相关人员“补齐房款”、写检查、并给予行政警告等处分了事。而被人热议的“温州购房门”也是以“补足差价”了事。如此轻描淡写,也就会直接导致官员群体根本就不把禁令当回事。
官员违规违法兴建别墅,直接侵害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丢掉的是执政为民的宗旨,这也正是一起又一起官员别墅事件,令公众反感和痛斥的原因。对于屡禁不绝的官员别墅群事件,有关部门不应该再“麻木不仁”了。应该尽快堵住征地用地漏洞,监督制约官员权力,加大对违法违规的惩处力度。更有必要将这种侵占国有土地资源的类似事件,上升到刑法的高度,方能让官员在向国有土地“伸手”时有所忌惮。
来源:奥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