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富二代的形象
2009-12-09

2009年12月09日 10:01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在广州的大学校园里,出现了“80后企业少掌门寻找清纯美丽校花”的彩带,同时,身穿圣诞裙装的女生还在派发小广告,目的就是帮助“富二代”寻觅佳偶。而且,记者进一步了解的情况显示,这是广州市的两名“富二代”委托婚介机构进行的“征校花”活动。

此前,也有一些地方发生过所谓亿万富豪校园征婚的事件,当时,面对这种现象,出现了社会舆论的批评和争论。等到有女生发出“黄世仁有钱,有品位,就是年龄大点,为什么不嫁他”的追问之后,这一现象更加成为刺激社会神经、拷问当代生活价值取向的焦点话题。

与一般富豪征婚不同,“富二代”花重金、搞活动、征校花,目的是“恋爱”,并不直接以婚姻为目的;而且,目标直指校花,显得“很天真很露骨”。因此,有人称之为具有浪漫情怀、炫富色彩的任性之举,远不是过去“人傻钱多”的暴发户征婚所能比拟。然而,这一行动还是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

曾引起社会关注的“富二代”现象由此增添了新的话题。其实,从杭州发生飙车案之后,“富二代”这一概念才真正浮出水面,正式进入公众视野。这个名词从诞生那天起,就带有浓重的时代烙印和社会普遍情绪所折射出的质疑。酗酒、飙车、撞人,和这样的事件一起走来的“富二代”,在公众印象里,几乎成了花天酒地、任性、冒险、毫无责任感的代名词。尽管有媒体不断报道说,一些“富二代”怎样具有责任感,怎样为父辈财富积累的社会偏见正名,但从传播效果来看,可以说收效甚微、改观不大。

直面“富二代”,我们发现,问题首先出在“富一代”身上。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富一代”所走过的道路,几乎成为国家和民族命运的缩影。他们经历过苦难也享受过幸福,历经辛酸也品味过甘甜。吃过苦的人最怕自己的孩子再吃苦,因此,对孩子的补偿心理,在客观上造成了一些“富二代”放纵、溺爱的成长环境。没有经历过物质贫乏年代的洗礼,不知道受苦、挨饿是怎么回事,父辈的经历更像是一种遥远的传说,一些“富二代”任性、放纵、缺乏责任感,也就不足为奇。也就是说,面对着财富的突然增长,我们的一些富人还没有学会怎样做富人。

几年前,笔者走在香港大学的校园里,发现不少教学楼、学生公寓都是以个人的名字命名的。一问,得知是很多富豪辛苦一辈子,积累下的巨额财产死后并没有留给子女,而是悉数捐献给教育。这样,一所所高校里,伫立着他们用毕生财富捐助的大楼,而他们的精神和名字,也因此得到升华。

这样的做法,我们称之为积极的财富伦理。就是靠社会政策和制度保障获得的财富,并不仅仅属于个人和家族,也属于整个社会。获得财富的人,要懂得回报社会,将财富在满足家庭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更多用于公益、慈善事业。受这样一种财富观熏陶,才会懂得节制,懂得敬畏,懂得低调,不靠炫耀财富来刺激社会,不为富不仁。

所以,对“富二代”而言,与其校园征花,不如投身公益、慈善事业,用财富回报社会。在贫富差距过大的现实之下,只有建立和遵从对社会有益的财富伦理,才能拯救“富二代”被批评所笼罩的的社会形象。

来源:凤凰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