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车,其实是权力搭便车
2009-12-08

2009年12月07日 10:35:36  来源:钱江晚报

    卖豪车的外国佬最近笑歪了,媒体铺天盖地的揭黑战让他们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谁让豪车从不缺免费代言人呢。前有周久耕代言美国豪车,这几天内蒙古某检察长则代言的是大众,广州环卫部门领导代言的是本田和福特。

    《南方都市报》报道,针对贫困县女检察长开百万豪车的传言,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检察院检察长刘丽洁辟谣称,豪车是从当地一家企业借用。

    一借遮百丑,何为借?武汉纪委书记车延高说得精辟,有时候“借”比“吃、拿、卡、要”后果更严重,借钱、借车、借房,借了钱10年8年不还,借辆车用到报废,借套房子住个10年20年,等于几十万元的钱就拿去用了。

    余秋雨有本书叫《借我一生》,不是媒体和网民死缠烂打,这位刘检察长,在有生之年会主动还车吗?还是遗憾的对豪车说:借我一生吧。

    上海人租房从不叫租房,叫“借房”。其一小市民不愿意坦白自己没钱买房;其二,借房重友情,可以掩盖租房赤裸裸的交易关系。我看,这位女检察长还是更看重友情,自己单位共10辆车,丰田别克帕萨特档次齐全,但是她宁可“借车”,给老板朋友一个“宠幸”的面子。

    可是俗话说,有借有还。还钱肯定不合适,公务员那点工资只够抵豪车的油费,想来想去,唯一可行的还法,只能利用公权力支付兑换。

    这就是中纪委、监察部都很警惕的原因,“三令五申”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不准利用职权向企业、下属单位换车、借车和摊派款项买车。”可是,阿荣旗纪委的调查结论,却满篇都是开脱之词,公众看不出一丝处分道歉悔改之意。

    喜欢“搭便车”本身就是人性的弱点。制度经济学家奥尔森说,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于克服社会成员普遍存在的“占便宜”投机心理,堵塞社会生活中“搭便车”的漏洞。可是,“权力搭便车”要比经济领域搭便车更可怕,不仅可以不劳而获,更可以逃避责任。

    女检察长一句,借的不是送的也不是买的,就逃避了受贿和超标配车的惩罚;而当地纪委也可以说,领导借车现象多了,我们的调查处理也只能“随大流、搭便车”。公权如此随便“搭便车”,其结果只能导致使用权力的不认真、不谨慎和不公正。(付瑞生)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