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黄祸如何亡羊补牢
2009-12-02

2009年12月01日 10:47:52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最近,淫秽色情手机网站成为过街老鼠,严惩手机“黄毒生产链”的专项行动声势浩大,各大运营商纷纷作出明确表态并开始付诸行动。截至11月29日18时,仅中国移动便已封堵手机色情网站626个。

    “谁纵容了手机黄祸的泛滥?”——这是《人民日报》疾言厉色的追问。作为一项新技术的手机互联网,刚开始发展黄毒便不期而至,而且据悉这些网站有个共同特点,即定位特别准确,以青少年用户为主,的确可称“黄祸”。

    目前,对于手机黄毒之所以泛滥,有的归咎于利益之惑,有的归咎于防范之难,有的归咎于监管之弱,有的归咎于奸商之多,甚至还有的归咎于技术发展之快和市场之大……应该说,这些归咎都自有其道理。巨大的利益令铤而走险者众,迅速发展的技术令人防不胜防,而在这个新兴的领域,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也相对欠缺,这一切,确实都是手机黄毒成祸的重要原因。

    不过,即便找准了这些“重要原因”,是否能从根本上及时遏制手机黄毒,似乎也难能乐观。据报道,中科院一名博士以个人之力追踪此类网站半年多,发现了100多个此类网站,写出过三份报告,但他的努力直到“专项行动”开始才算得到了回应。而“专项行动”过后,那些网站会不会死灰复燃?

    主要针对青少年用户的手机黄毒泛滥,除了各种具体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原因不可不察—在我们的法律制度环境以及道德文化氛围中,对青少年的保护意识仍然不足,相关做法较为软弱和欠缺。

    回望近年来的青少年保护,毋庸讳言,我们周围的经验乏善可陈;甚至恰恰相反,教训却有一大堆:网瘾少年问题,校园安全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学生负担问题,影视分级问题,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许多问题都大面积发生,令社会各界不得不疲于应付。之所以如此,正是由于对青少年在制度性保护方面有很多欠缺,又在道德文化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可以说,手机涉黄而且成祸,与网瘾少年等许多社会问题一样,归根到底还是由于大环境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很多人心里都不曾有这样一种敬畏:青少年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最最重要。

    奸商没这种敬畏,所以总是不惮于以破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或安全成长为代价,牟取一己之利;管理者没这种敬畏,所以涉及青少年的很多事情都要等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应对之策才姗姗来迟,而且往往只是暂时“应对”而非治本之策。

    以当下正在进行中的整治手机黄毒为例:假如我们的法律制度对保护青少年的态度足够坚决,整治手机黄毒应该并不难。正如有关专家所介绍的那样,如果我们对此类事件坚决实施零容忍,哪家运营商敢违背法律,将面临倾家荡产的罚款,而举报者可以获得很高的奖励,则此类网站除了得不偿失之外,亦势必无处藏身。(郭之纯)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