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闹药荒 黑市价惊人
2009-11-11

2009年11月11日 10:06:0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人血白蛋白作为失血、脑水肿、肝腹水等危重病人的“救命药”,近年来在安徽不少医院都出现了紧缺。记者调查了解到,由于血源供应紧张、生产周期延长等原因,人血白蛋白生产企业生产能力下降,生产成本增高,国家对人血白蛋白限价销售,药企利润空间缩小,在供不应求的背景下,不少人血白蛋白流入高价黑市。一些危重病人只得从真假难辨的黑市买药,对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药企超“限价”销往黑市

    合肥市民岳帮金告诉记者,今年初,他的父亲岳从富因患淋巴肉瘤性白血病在安徽省立医院就诊。治疗期间,医生说要使用人血白蛋白,并表示:“医院没有,你们必须自己去买。”岳从富的家人找遍了合肥正规销售白蛋白的大小医院和药店,一无所获。无奈之下,家人以每支400多元的高价,托熟人从黑市买来两支5g剂量的白蛋白。两支药很快就用完了,家人只好再去寻药。尽管许诺了高价,岳从富在临终前还是没能等到救命的人血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为何紧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许杜娟说,目前,医院的白蛋白每月可用量仅有1500~2500支,仅能满足1/3的病人需求。而在2006年以前,医院每月的白蛋白可用量在5000支左右。规模较大的医院对白蛋白的需求量相当大,但目前厂家和医药公司所能供应的人血白蛋白十分有限。由于医院难以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患者家属只得自行到黑市购买高价药。

    记者在合肥其他医院采访,各大医院均表示人血白蛋白紧缺。一方面人血白蛋白在医院告急,另一方面,药厂却超“限价”将药品销往黑市。

    据记者了解,国家发改委最新的药品限价规定,5g:25ml的白蛋白每支限价为209元,10g:50ml为360元。记者拨通一个在网上兜售人血白蛋白的药贩子的电话,他声称手上有多家品牌的人血白蛋白,但价格要远远高出国家限价,10g:50ml每支630元。

    位于合肥市绩溪路的同路生物制药公司从事人血白蛋白生产。记者假扮某零售药房的采购人员,要求经销该公司的人血白蛋白。该公司营销部田经理对记者多方盘问,没发现疑点后才告诉记者,目前人血白蛋白货源紧张,但如果代理他们的产品,一次进货不能少于100支,5g:25ml的白蛋白每支255元,发票最高只能开每支209元,并表示不能始终确保供应。

    人血白蛋白为何供不应求

    记者采访了解到,造成人血白蛋白供不应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生产原料紧缺。安徽淮南绿十字生物制药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生物制药公司之一。目前公司人血白蛋白的生产能力不到设计能力的六分之一。公司营销部门的区域经理赵同利说,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生产人血白蛋白的原料血浆供应不足造成的。由于原料紧张,和淮南绿十字生物制药公司一样,不少生产厂家无法满负荷生产。

    二是药品生产周期延长导致人血白蛋白产量下滑。2007年3月,国家药监局针对当前血液制品、疫苗生产中存在的血浆来源合法性、生产工艺和销售等问题,印发了整顿方案,规定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要建立原料血浆投料前的检疫期制度,即90天“窗口期”,只有供血员在90天后复查合格,其血液才能成为生产原料。对于已经生产出来的药品,国家还要求在指定的药检所逐批检查。这些都延长了药品的生产周期,单位时间内白蛋白的产量急剧下降。

    三是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限价销售让药企、医院利润空间缩小,加速人血白蛋白流向黑市。据淮南绿十字生物制药公司有关人士介绍,由于人血白蛋白生产原料价格上涨、生产周期延长等因素,生产成本也在相应增长,按照国家发改委的限价销售,企业的利润空间十分有限,也失去了扩大生产的动力。目前,医院采购人血白蛋白的价格,基本上就是国家发改委现行规定的最高价,不少医院甚至是原价买原价卖。因此,药企不愿意把药卖给医院,少数大医院也仅仅是出于救治病人的需要才少量采购。在上述因素的助推下,不少人血白蛋白流向黑市。

    四是一些患者对人血白蛋白的认识误区加剧了供求关系紧张。安医大二附院药剂科主任刘丽萍说,近年来,有人把人血白蛋白当作强身健体的“补药”,有人把它当作包治百病的“灵药”,滥用人血白蛋白,这也加大了人血白蛋白需求,甚至影响危重病人临床用药。

    多管齐下突破人血白蛋白供应困局

    许杜娟认为,保障人血白蛋白的供应首先要扩大生产。针对血浆原料不足的问题,可以考虑增加血浆提供者的补助,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另外药监部门应该提高工作效率,在有力监管药品质量的同时,为一些紧缺药品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开辟快速通道。国家有关部门也可考虑适当提高人血白蛋白定价,为生产和流通企业留下一定的利润空间。

    一些白蛋白代理商向记者透露,由于市场供不应求,有的药厂把出厂价定得很高,这样留给医药公司和医院的利润就很少。国家发改委在制定限价的时候,如果能考虑制定出厂价、批发价、零售价三个层次的价格,可能更具科学性。

    记者调查了解到,由于人血白蛋白供应紧张,导致黑市价格高涨,一般价格都在国家限价的2倍左右,黑市中也有不少假冒人血白蛋白,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安徽省药监局药品市场监督处处长王平认为,除了严格把关药品生产、流通,还应加大对人血白蛋白黑市的打击力度,保障危重病人人血白蛋白的正常供应,物价部门、药监部门、卫生部门应建立紧密有效的联动机制。

    不少医生建议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白蛋白的药理功能。实际上对于血浆白蛋白水平正常的人来说,如果输注白蛋白,不但对人体无益,反而会使白蛋白的合成受到抑制,导致分解加速。只有引导群众合理用药,才能缓解人血白蛋白供应压力。(记者王圣志 鲍晓菁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