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应记住钱学森什么?
2009-11-04

2009年11月03日 00:00:58  来源:新华网

    10月31日,中国科学巨星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资料图为1986年6月27日,中国科协三大会议选举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右二)担任新的科协主席。 中新社发 中新社 摄

    亦  菲  作者文集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悄然逝世,引发公众的如潮悼念。

    公众给予钱老的称号众多,“中国航天科技先驱”、“火箭之王”、“著名科学家”等等不一而足。然而,钱老身上还有一个耀眼的光环,那就是他是一个已有近5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

    1991年10月1日,当他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时,有一句掷地有声之言:我与劳动人民中最先进分子连在一起。在钱老心目中,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钱老刚回国不久,组织上让他当国防部五院院长。钱老跟当时负责的聂荣臻元帅表示,“这个官我不当,要当副院长”,好让他专心搞科研。从此以后,他不管当什么官,前面都加一个“副”字,逢官必副,可是他却乐在其中。说我这样挺好,专门弄科研。也有人评钱老,这叫副副得正,他走的是正道!

    为了国家的安全利益,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钱老毅然放弃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历尽艰辛,回到祖国的怀抱。为了发展中国的科技事业,在三年困难时期,钱老同样谢绝政府的额外照顾,对工作人员发出了“连毛主席、周总理都不吃肉,你们居然给我做红烧肉,党性到哪里去了”的严肃批评。在1978年,钱老又把组织为他父亲钱均夫落实政策而补回的3000元作为自己的党费全部上交组织。1994年,钱学森获得“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这笔奖金高达100万元港币。钱老连支票都没有看,就写了一份委托书,捐给了我国西部的治沙事业。

    回国奋斗几十年的钱学森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对名利看得淡如水,对事业则视作比泰山还重;对国家科技事业,钱老倾注全部的精力。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钱学森写道:“我近30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而且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绝不会不爱人民的,绝不会不爱国的。”

    记住钱学森这位共产党员,就是要像钱老那样永远忠诚于党的事业,尤其是坚定信仰。钱老把一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乃因他坚信,唯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坚定信仰才能明确方向,坚定意志。反观时下一些官员不断出事,根本原因如同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的“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比如,重庆打黑中揭露的10个厅级官员蜕变为黑社会保护伞问题,说到底,是信仰动摇。比照钱老一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对信仰的坚定,某些人们应自感脸红。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忧党兴党”,钱学森老人就是兴党一面旗帜。悼念钱老,就是要像钱老那样,一生为党添光彩,一生站在奋斗的前沿,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