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每9个人就有一个老人,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七成以上。记者在赣鄂皖部分乡村调研时,发现农村老年群体中的“空巢老人”、子女不孝的老人、困难家庭无保障、长年抱病在床的老人等晚景凄凉,有的老人甚至常年睡在“牛棚”里,靠砍柴、种菜维持生计。面对社会转型期,传统孝道文化衰落,子女赡养、土地养老功能弱化,农村老人养老境遇堪忧,破解农村养老之困迫在眉睫。
老病不堪耕作苦 长宿牛棚泪暗流
随着如今越来越多青壮年外出打工甚至移居城市,“留守老人”成了中国农村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这些老人辛苦劳碌大半辈子把儿孙抚养成人送出农村,自己却仍拖着高龄的身体在农村继续劳作,过着自食其力的暮年生活。然而随着年事渐高、身体渐弱,许多老人已不堪农活重负。

江西省乐安县流坑村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260余处。村民董生发今年73岁,住在上百年的老宅子“培德堂”里。他只有两个女儿,都已嫁到外地,并在外打工。家里只剩下他和老伴两个人。
为了维持生计,董生发和老伴拖着高龄的身子种了两亩多粮食和一分多的菜地,每天有砍柴、养牛等杂活。“今年我已经不敢上山砍柴了,2月份在山上摔了一跤。”董生发说,“身体明显不如去年,一双脚经常会痛。”那天,他刚从卫生所打吊针回家,因为抢时间割稻累病了。记者问他今后生活怎么办,他说今后的生活自己不敢想,也想不了。>>>>>>阅读全文
传统养老防线被冲破 农村养老困境重重

记者在赣鄂皖一些乡村采访时,基层干部普遍反映,农村老年人面临着经济供养、医疗健康、生活照料、精神抚慰等诸多共性难题,其中养老保障是重中之重。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养儿防老”“土地养老”功能的弱化,不少老人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老年生活难以维系。
湖北罗田县退休干部、原县科委主任蔡炳文今年78岁,曾多年在乡镇工作,对农村情况比较了解。他说,近年来“养儿防老”受到了严重冲击,在很多农村地区,子女无力赡养、互相推诿、财产分配不均、家庭关系不和等导致老年人无人赡养的情况屡见不鲜。一些地方孝道文化备受冲击,老人想靠子女赡养“根本靠不住”。>>>>>>阅读全文
养老堪忧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基层干部认为,随着农村老人越来越多,“空巢化”严重,农村养老保障如不得到尽快解决,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记者在赣鄂皖一些乡村采访时,发现不少农村老人因养老无着对生活比较悲观,甚至存有轻生念头。乐安县流坑村的杨法金今年77岁,她的老伴已经去世。杨法金没有收入来源,儿子对她不孝顺。她说:“没有吃的,我只有去讨饭了。如果连饭也讨不到,我只有自杀了。”>>>>>>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