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经适房缘何成“空中楼阁”
2009-10-12

 

    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为了维护城市低收入阶层的利益,各地都对经济适用房的申购设定了严格的准入门槛,从而确保经济适用房的福利蛋糕不被其他社会阶层蚕食。然而,由于银行贷款政策并没有专门针对经济适用房的制度安排,在现实中这种低收入门槛却成为经适房购买者跨不过去的坎。

    因为收入达不到商业银行个人贷款最基本的准入条件,近日五十户合肥经适房申购者没能获得银行贷款,合肥市住房保障部门表示将积极努力寻找办法解决这50户的住房问题。尽管如此,不难想象这50户家庭内心将承受巨大的心理落差,因为从申购成功那天开始日渐清晰的安居梦,或许将与他们失之交臂。

    我国的住房保障分为: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廉租房三个层次,由于经济适用房建设享受国家的划拨土地及相关税费减免,同时国家规定经济适用房实行保本微利,在日益高涨的楼市行情下,住房保障制度实现了中低收入家庭的安居之梦,增添了百姓内心的生活幸福感。

    然而,这样的安居梦实现起来并非一帆风顺,从昆明经济适用房不能贷款遭弃购,到近期广州经适房住户为还月供出租经适房,再到合肥50户经适房申购者因收入过低而贷款被拒,明明为“穷人”建设的经济适用房,“穷人”却买不起,或者勉强购买却要以降低本已不高的生活水准作为代价,不能不说这样的现实与经适房制度设计的初衷相去甚远。

    “买得起的不能买,能买的买不起”无疑已经成为当前经济适用房领域的一种令人担忧的怪象。“上错花轿嫁错郎”的保障层次错位使得经适房仿佛成了“烫手的山芋”,是经适房“门槛”过严还是价格太高? 面对“最符合条件的买不起”的悖论,保障性住房这一公共资源到底该如何配置,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率?

收入过低,贷款遇阻

    近日,安徽规模最大、率先采用全装修模式建设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项目滨湖惠园正式交付业主,这无疑是一件温暖民心的好事。但是,在经济适用房滨湖惠园一期的800多户购房者中,大约580户由于无法一次性付清房款而向银行申请了贷款,其中50户经适房业主因收入标准达不到银行的基本准入条件而未能获得按揭贷款。

    据了解,合肥滨湖惠园的销售均价是每平方米2827元,户型分为一人户40平方米、2人户50平方米、3人户60平方米三类,记者大致匡算了一下,40平方米的户型售价大约在11.3万,如果按照首付30%,20年还清贷款计算,付清首付3万多元,每月仅还本金要329元(不包含还贷利息)。>>>>>>阅读全文

资料图片

    记者测算了一下,如果按照新的申购标准,扣除每月的按揭还款,这些低收入家庭每月只能剩下300多元的可支配收入。今天,生活在城市中,要以这样的剩余收入应付“柴米油盐酱醋茶”其困难可想而知。>>>>>>阅读全文

经济适用房 上错花轿嫁错郎?

资料图片

    “买得起的不能买,能买的买不起”已经成为当前经济适用房领域的一种怪象。

    近日,广州查处了出租经济适用房的三户业主,其中一业主伍少荣是贷款买下的经适房,因为家庭生活贫困只得靠出租经适房来缓解月供压力,而他和妻子租住在一个只有6平方米的破旧公房里。伍少荣请求政府酌情处理,不要收回房子。>>>>>>阅读全文

资料图片

    而低收入者拥有资格但无实力购买经适房的现实,以及经适房相比商品房的价格优势,却为中高收入阶层通过某种非常规手段介入经济适用房提供了“可乘之机”,使经适房成为权力寻租逐利的工具。>>>>>>阅读全文

如何化解经适房的现实尴尬?

    “住有所居”无疑是和谐社会的一种理想图景。在日益高涨的楼市行情下,住房保障制度实现了中低收入家庭的安居之梦,这项民生政策无疑增添了百姓内心的生活幸福感。

    然而如何将这项温暖民生的善政进行到底,提高保障性住房这一公共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公正性,尚需政府部门在具体的政策细节上仔细谋划。>>>>>>阅读全文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