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走出艺术的“江湖”
2009-10-10

李峰:走出艺术的“江湖”

来源:美术同盟

    前段时间开幕的徐悲鸿艺术大展声势浩大,该展是炎黄艺术馆“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系列学术展”的开篇,期间举办的研讨会没有空谈,纠正许多多年谬传,发布了近年的新材料、新研究成果。此后一月展期内,各界观展人士更是络绎不绝。然而,“艺术大哥”们照旧不去看展,理由如出一辙:“过生日”,只不过这次主角换成了上海画廊的老板。当然我更相信,他们会举出所谓“学术”的理由——徐悲鸿不当代!

    北京50多年来没举办过这样规模的徐悲鸿大展,这原不足怪——咱不是有徐悲鸿纪念馆吗?中国美术馆没有多少徐悲鸿的油画收藏,也无大碍——他早过时了!而某前著名策划人自信满满的“是到彻底清算徐悲鸿的时候了”的说法也由来已久,艺术界一唱三十年!是没有深观原画,还是头脑中旧有印刷品的印象?徐悲鸿之作,其雄强、其多样、其矛盾,更多表达了他的时代之声。虽然骂过马蒂斯,但其实徐悲鸿的选择在当时中国最当代!而我们现在面临的艺术与社会环境,真比徐悲鸿当初更复杂?现今艺术家的选择确比徐悲鸿更高明、更有成就?后人总是笑前人,自以为智,又怎知五十年后后人如何笑我、评判我?

    是什么让我们未见其画,先开其骂?是什么让我们远离了崇高、以至于私人的生日聚会可以取代学术的碰面与争辩?是什么让我们把“当代艺术”越来越当成江湖、分化成一个一个无法再小的圈子,以致成为私人友情的表达与站队?是什么让我们远离了谦逊与学术?

    前工业社会创作一件作品,创作者耗尽时间、心力,作品则往往会受到多方的大关注。如今艺术的宣教功能让位于电视和网络,它愈发萎缩在社会一角。这几年因为市场的火热、咋舌的天价让社会的镜头重又瞥见它,有时炫目的金钱、香艳的开幕式与华美饭局、不断重复的媒体造就所谓“艺术界”的幻觉,一些良田盖成工作室,助手与工人忙忙碌碌……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艺术家也很少享的,某些艺术家十年间实现!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很多商人让最成功的艺术家也难望其项背。我们也清晰地知道某些艺术家的讨好与谦虚,此时的“道不同”被放在一边。既然清楚地知道艺术在现实社会的位置远没有我们头脑中幻想的那么重要,又何苦另划小圈?

    艺术真正的价值在于给我们时代以反映、批判与昭示。艺术家在社会总体而言还是边角的群体,而所谓艺术的圈子也太小,人为的划分不必要。艺术的江湖化不足取,又有谁知对某些评论家的嘲笑不是对自我的嘲笑呢?可有公仇,毋存私怨。内在的冲动是创作的原动力,而对终极价值的关怀,或是真正的为艺之道。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