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09日 08:11:43 来源:新华网安徽频道
的确,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安家才能落户”,房子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房子也由此被赋予了太多的附加功能。房子不仅是一种身份的体现,更是一种资源享有权的确认,从结婚、子女上学到就业,都离不开房子。传言现在女白领择偶的标准之一,就是希望男青年有房子。因此,“房奴”追求的不仅仅是一套房子的居住权,而是其带来系列“功能”。
中国的传统习惯决定父母给孩子安排了太多,付出了太多。当孩子无力承受房价的负担时,往往是家长甚至整个家庭挺身而出,接下这副担子,由此会有“一套房子掏空几代人”的说法。而在国外则恰恰相反,美国人无论父母贫富,35岁以前大都是租房住,为了不给家人带来负担,只有当自己积累到足够的资产,才会考虑购房、买车。这种观念甚值得我们提倡。
合肥一家二手房交易中心的导购小周表示,他在工作中遇到的购买主力大多为“80后”,这部分人经历了本科扩招、就业困难、工作年限少等各种社会变革,一般都少有积蓄,因此不建议他们超过自己负担能力强行购房,而可以选择租房来满足居住需求。等到工作步入相对的稳定期,收入较为丰厚的时候,再考虑买房。买房时不一定要选择一步到位购买新房,可以先选择购买总价较低的二手房,考虑依靠父母支付首付,然后自己承担月供,一方面可以少支出个人积蓄,有利于规划理财,另一方面待遇稳定可以有效地选择贷款方式,如公积金贷款或长期贷款,以减轻每月的负担。如果初次置业就追求过高的目标,过早地将大量积蓄投入到房产中,还要因为要保证每月的月供不敢轻易变动工作,也会影响到个人发展事业。
小周认为,从长期来看,房价的上涨是必然趋势,大量资本包括央企均争先恐后涌入房地产业欲从中分一杯羹,从而造成各地“地王”频现的现象。就以合肥为例,近期绿地集团以10.8亿元拿下合肥政务区的绝版地块成为合肥“新地王”,此举为合肥房价树立了新标杆,5120元的楼面价势必会带动政务区周边房价的新一轮波动。
因此,消费者除了应“理性投资、适度消费”之外,“房价啃老”现象恐怕还是得依靠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性平衡才能得以真正解决。政府应一定程度遏制央企进入房地产业的数额,以减轻房地产业泡沫化;加强对银行的监管,避免无限制房贷和违规放贷;加强对房产开发商的监管,避免出现违规操作和扰乱市场健康发展的行为。同时,也应考虑如何将有限的住房供应在保障与市场之间权衡分配,比如提供大量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等,完善经适房的配套措施,如银行贷款难、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真正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功能落到实处,使人人能“居者有其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