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9月21日 08:48:00

资料图片
“央企地王”的频频亮相,引发业内外和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甚至有舆论认为央企才是真正的炒地、炒房者。
“我们不反对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央企参与地王之争,但央企不能以雄厚的资金为后盾,做地王的推手,进而来推高房价。”某网友说。
杨明认为,房地产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国退民进”现象,应该辩证地看待:从资本的角度分析,是理性的,但国家在数额上应该有所控制,资本有追逐保值升值的本性,既然是进入这个行业有利可图,就可以进入,如果国企能保证流动性,能保证资金链不断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从整个宏观经济角度来说,在短期内能贡献GDP,但从长期来看,央企的资金应该更多地投入到实体产业领域,过多地投入房市、楼市,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泡沫,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利。
李政则认为,央企或者说国有资本应该涉足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或者民营资本不愿意进入的行业或领域,房地产是高利润产业,央企不应该过多干预。
舆论担心,央企的大量投资导致地价推高,并且会带动周围地价上升,加剧房地产泡沫。9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公布1至8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显示,8月全国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比7月扩大1.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1%;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8月份同比上涨2.0%,涨幅比7月扩大1.0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9%。

资料图片
贵阳市近期打算买房的王先生坚决反对央企进军房地产,“天价地王出现后,肯定会带动周边房价的上涨,而这种上涨是‘非成本拉动’因素导致的,只能会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买不起房,央企的这种行为是极其不理性的”。
有专家指出,目前房地产上这种“国进民退”现象,是利用市场化手段进行政策动态微调的一种形式,是政府调控楼市的重要手段。既可以通过“国进民退”来扩大央企在房地产的影响力,又可以通过金融、税费等相关政策和资源的扶持,使央企可以根据政府的意图来规划地块,建城市和居民真正需要的产品,央企背后集团的资金支持,可以成为央企大手笔拿地的资本,也能在将来转化为更为灵活的价格策略。
“即使央企不买,也会有别的企业买。土地资源是稀缺的,土地的价格最终是由土地的供求来决定,房价再高,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可能买不起,但总会有人能买的起。”李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