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地王”“不差钱”
2009-09-21

 2009年9月21日   新华网

资料图片

    一向以稳健著称的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这次为何敢于做如此大的动作?央企为何在此次“地王争夺战”中,有如此底气?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政博士认为,出现“地王央企造”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央企拥有雄厚的资本。与民企相比,央企拥有更宽松的融资融资环境和低廉的融资成本。在今年为走出金融危机而实行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受益更多的是国企;而中小企业贷款难度仍然较大,使大量信贷流向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拥有充足资金的情况下,国企开始快速找项目投资,其急迫性高于民营房地产企业。

    易居中国分析师薛建雄也认为,正是充沛的资金成为国企敢于频夺地王的背后主因。

    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杨明认为,一方面,银行为降低风险,愿意贷款给央企,因为央企的实力雄厚、信誉度高;另一方面,与非国有企业通过贷款融资相比,央企还可以通过票据融资,起融资成本更低,更具有优势。如今年6月夺得广渠路15号地块的中化方兴,在今年4月中旬获得了中国银行200亿元的授信额度。

    “没办法,中小房企在这方面一直是受‘歧视’的,这也使得我们在市场转好的情况下依然选择稳扎稳打,不敢贸然扩张。再说,即使拼也拼不过的,只能看着很多资源被国企‘断’。”某民营房地产开发商表示。

资料图片

    某银行的资深信贷负责人说,在目前这轮银行信贷大潮中,很大部分资金都流向了有国资背景的国有企业,因为这些企业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银行的放贷风险也较小。一位房地产经理人表示,今年大规模放量银行信贷资金更是让央企“如虎添翼”。

    统计资料表明,2008年国家开发银行向105家中央企业发放本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1854亿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房地产行业的高额回报吸引央企纷纷涉足,“只有多拿地,拿好地,才有资格把房地产作为主业,进而获得更多的支持”。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