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9月08日 08:36:29 来源:新华网
在灵活就业的过程中,一些毕业生已经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辽宁省01号“自主创业证”申领者解洪志,2002年毕业于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他所创办的朗为专业家教公司在沈阳已小有名气,月营业额由最初的不足500元,到现在的万余元;任课教师也由最初不足10人,发展到现在的4家分校,专兼职教师240余人。
走进位于沈阳市三好街中润国际大厦一个不大的写字间,满墙的各种卡通、动画造型令人目不暇接,这家名为“意卡通”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由4名刚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的女大学生创立,虽然创办时间不到半年,业务经营已经顺利上了轨道。
“为图书做插画,给一家国外的游戏公司设计人物造型、场景,做婚礼迎宾动画……”总经理刘蕾边数着公司目前承接的业务边告诉记者,自己和其他3名同学在校时就是好朋友,也曾经一起参加动画设计比赛并得奖,毕业前夕大家都有创业的念头,就一拍即合凑了10万余元开办了这家公司。
虽然也经历过创业初期四处找业务的茫然,也有过想创意赶设计时焦头烂额的慌乱,但她们的工作热情始终高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工作中充满乐趣。”刘蕾说。
然而也不乏一些大学生对这种就业模式提出疑虑:“现在的工作就是单纯的一对一授课,对自己能力的锻炼很有限。”沈阳音乐学院毕业生刘宇说,虽然现在收入不错,但要是有可能,自己还是愿意找一份工作性质较稳定的如小学音乐教师之类的工作。“希望有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能和更多人接触,在大家的互动和交流中得到提高。”刘宇说。
据了解,大学生在灵活就业中面临的困惑和矛盾还包括灵活就业者的社会认知度不高,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信用体系不健全使灵活就业的交易成本较高等。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林木西表示,据有关资料分析,印度灵活就业比例高达90%,美国20年后将达到60%。从未来发展趋势看,灵活就业将逐渐成为被高校毕业生和社会所接受的一种就业形式,但灵活就业者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足够的抗风险能力,收入缺乏保障。为此全社会应该对“灵活就业”给予更多的关注,逐渐形成一种正视、承认、引导灵活就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