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9月02日 08:38:01

2009年8月31日,在重庆云阳县盘龙镇中国海外三峡希望小学,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开始学习新课程。图片来源:CFP

2009年8月31日,在重庆云阳县盘龙镇中国海外三峡希望小学,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开始学习新课程。图片来源:CFP
事实上从希望小学所起的实际作用以及捐建者的公益动机来看,建设“最美希望小学”本身无可厚非。
“最美希望小学”的捐建給山区的孩子带去了平等享受教育的希望。四年级1班学生冉海燕说,以前每天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上学,现在可以住读了。而最让她高兴的是,新教学楼里的每一层楼都有男女卫生间,再也不用一听到下课铃就赶着跑到很远的地方去上厕所了。
美丽的希望小学在提供先进教育设施的同时,也激发了孩子内心对美的向往与热爱—。喜欢画画的6年级学生刘超说,他要坐在这里,将美丽的家乡风光一笔一笔慢慢地画下来。
而之所以投入350万元建设一所希望小学,捐建方中国海外集团的用意是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导更多的人关注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带动激发更多的人投入慈善事业。
由“最美希望小学”引发舆论热烈的争议与关注在网络时代客观存在,无法回避。事实上舆论对希望小学给予的关注与“苛求”,更多的反映出网友希望慈善之举能够惠及更多贫困儿童的迫切期待。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多元的价值表达之下,评判一个事物的是非标准并不绝对由一时的民意表达所决定。
或许是爱之深才会责之切,有时善良的民意由于理想过于迫切而失之理性。大多数舆论质疑最美希望小学的“奢侈”,而忽视了对于捐赠者意愿的尊重,忽略了慈善的“自愿性”与“民间性”。对于捐赠者来说,只要是出于公益精神,愿意捐赠一颗奢华的钻石,还是愿意捐出一颗普通的珍珠,都体现了志愿者个人的一种慈善心愿,理应得到理解与尊重。社会舆论过多的干涉与道德指责,其实已违背了慈善的原则与本质,客观上戕害了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