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骄子”报到日遇尴尬
2009-08-27

2009-08-27 04:04作者:来源:文汇报

  秋季新学期首日,来自全国各省市的高分考生走进心仪的名牌学府,却在大学生活的第一堂“非正式课程”中遭遇尴尬―――没有了家长的陪同与呵护,一部分年轻学子俨然丢失了“主心骨”。

  “今年,我们首次尝试让新生自主独立注册,各项手续办理较为集中的综合体育馆不允许新生家长进入。”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部长杜汇良博士道出了这样做的原因,“我们希望从大学生活的第一天起,就考验、锻炼一下这些‘90后骄子’的独立办事能力。”

  办理入学手续错误连连

  今天的清华园格外热闹。制发IC卡、学生证、洗浴卡、餐卡、户口、港澳台咨询、入学交费、档案移交、卫生检疫……和学院注册以及入住学生宿舍两项相比,综合体育馆内的手续办理显得比较复杂,有些新同学显然不知所措。

  现场志愿者郑久声早上9时不到便赶来做新生引导。“不少新生一入馆,也不管队伍人多人少,就开始挨个儿依次排队办理手续。即便看到隔壁办理点人数寥寥,还是选择‘坚守’在长龙队伍后。”郑久声告诉新同学,办理手续时完全可以“见缝插针”、错开高峰,哪里人少就先去哪里办理。

  “进入体育馆前,手里应该有录取通知书、档案袋、团员档案3份东西;离开体育馆时,手里应该有餐卡、洗浴卡、IC卡、学生证4样东西。”然而并非所有学子都能如此“有条有理”。一上午时间,不断有同学突然发现忘带了必要证件,随即转头跑回父母那里。

  尽早独立是门“必修课”

  孩子们在体育馆一层忙碌,家长们也没闲着。体育馆二层看台是专供家长稍作休息的地方,但比起孩子,家长们似乎“更起劲”。大部分家长站着挤在二层看台的围栏边上,对着孩子不住喊话,有一位中年妇女掏出手机“远程控制”:“都办好了吗?我这就开车去寝室给你铺床啊。”

  现场的学生工作处老师对记者说:“能在高考中出类拔萃,并不等于具备了独立面对大学生活的资本。如何尽早独立、成熟起来,是一个人在大学阶段需要快速修完的‘必修课’。”

  杜汇良告诉记者,有些孩子在入校前,早早地和高校里的中学学长建立联络,在入校报到时不至于手忙脚乱,大学学习也能更快进入状态。“这是比应试能力更重要的技能!”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