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经济男”遇上“杠杆女”
2009-08-22

 2009年08月21日 09:39:32  来源:经济参考报

    “经济男”“牛奋”等新称谓余温尚存,“杠杆女”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这些在择偶方面不断涌现的网络热词,在专家看来,是当代中国白领择偶观念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更新的折射,也是男女双方在择偶条件上形成的良性、平等对话。

  何为“杠杆女“经济男”

    在网络上,“杠杆女”指代“旺夫益子”的女人,聪明的她们能利用一个支点,将平凡的老公或者男朋友“撬”起来,助其成功。“经济男”则代指“身高一般,相貌过目即忘;顾家、性格温和;有稳定的收入;不吸烟、不喝酒、不赌钱”的男性。

    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法律研究所所长周孝正看来,“杠杆女”代表独立的新时代女性,“经济男”则反映社会降低了对男性向来承担“大丈夫”角色和责任的期待。两性的择偶观念在这两个词汇上实现了一种平等对话。

    曾几何时,中国男性多以精致五官,曼妙身形作为评价女性的重要标准,女性也在这种“被选择”中陷入被动,有些女性因为过于注重外表,而被称为“花瓶女”。

    而今,社会对女性的期待逐步提高,在网络上“中国男人喊杠杆女”道出男性择偶的新观念。在中国调查网一项针对男女择偶观的调查中,67.3%的被调查男性表示喜欢“杠杆女”,他们希望女性具备独立、高修养的品质,可以将家庭和事业都处理得游刃有余,为自己的事业添加动力。

    选“花瓶女”还是“杠杆女”

    在已婚3年的张志刚眼里,老婆瞿雅丽是标准的杠杆女。“比起美丽的外貌,聪慧,善解人意的内心更重要。聪明的男人更愿意娶一个懂他,疼他,理解他,支持他,不计较的独立女性。”

    30岁的瞿雅丽长相中等,不是大众眼中的标准“美女”。“不过,在生活中,她的魅力远远大于‘花瓶女’。”张志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0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的张志刚,毕业之后留学加拿大,回国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从“海龟(归)”变成“海带(待)”。瞿雅丽在他人生和事业的低谷时期,走进他的世界里。

    “她陪伴我走过最艰难的时刻,把房子和车子都拿去抵押贷款,连自己工作几年的工资也全都从银行里取出来。我们是把一个家背在身上创业。”提起创业之初的辛酸,张志刚眼里满是身为男人的无奈。不过现在,他创办的公司已经在顺利运营中。

 

  嫁“精英男”还是“经济男”

    另一方面,都市女性的择偶标准也在悄然变化。曾经一度走红的“精英男”“金龟婿”,逐渐被“经济男”取代。“比我老公顾家的没我老公有钱,比我老公有钱的没我老公顾家”这句网络上的注释,道出女性偏爱“经济男”最直白的原因。

    去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将大大小小的富翁们卷入寒流。而“经济男”作为寒流中掀起的浪花,被卷入广大都市女性的内心。

    在瞿雅丽的闺蜜、“富太太”薛馨眼中,张志刚和瞿雅丽是令人羡慕的一对。2000年,薛馨和瞿雅丽同时毕业于上海对外贸易大学。虽为闺中密友,两人对于择偶却各有标准。前者青睐事业有成的“精英”,后者偏好勇于奋斗的“潜力股”。

    后来,薛馨成了名副其实的全职太太。“精英”老公事业有成,但整日忙于工作,四处奔波,无暇顾及家庭。

    “张志刚虽然没有千万身价,但他全心全意地爱妻子,生活健康,孝顺父母,尊重老婆。”薛馨羡慕瞿雅丽和张志刚两口子“平淡中有激情,相互扶持里共同实现梦想”的小日子。瞿雅丽选择张志刚,不排除看到了他的发展潜质;在张志刚的事业里,瞿雅丽也扮演着“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他们的幸福是‘经济男’遇上‘杠杆女’之后,两人相互选择、磨合,实现角色互补的成功案例。”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认为,这种都市白领新婚恋方式,建立在双方平等,在共享浪漫爱情的同时,共挑生活负担的基础上。

    无论是“精英男”“经济男”,还是“花瓶女”“杠杆女”,“这些称谓折射着时代变化中,人们择偶观念、标准、需求的变化。”周孝正说,两性之间,从过去的一方强势,到现在相互平等,互相选择,相互需要,共同担当,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任沁沁 汪骋)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