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探险沾染了多少铜臭气?
2009-08-20
<p>2009年08月20日 08:15:38 来源:<font color="#000066">新华网重庆、甘肃频道</font></p>
<p> <font face="楷体_GB2312">7月11日下午,地处重庆万州区与云阳县交界处的潭獐峡流域遭遇山洪,导致35名自助游团员被困,截至搜救结束,造成18人不幸遇难,1人失踪,事后调查知道这35名团员是驴友自发组织出行。随着人们对潭獐峡事件关注程度的加大,那些隐藏在整个事件之后的利益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有驴友不禁感慨,户外这一块洋溢人类冒险精神的处女地难道也陷入到商业化泥沼里了吗?</font></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 src="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9-08/20/xin_57208061916580931306821.jpg" /></p>
<p align="center"><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000080">“7.11”潭獐峡遇险事件中,获救游客惊魂未定 中新社发 刘兴敏 摄</font></p>
<p> <strong>驴行,风险与探险并存的梦想之旅</strong></p>
<p> 平和、包容、自由、自助、坦荡、坚持,这是很多驴友总结出的户外精神;</p>
<p> 广东散文家筱敏如此定义户外运动:人生必须有一段与大自然契合的阅历,在那天然的契合之中,人才能剥离庸俗世事的骚扰,从生物世界中观照自己,咀嚼出生命本真的意味。</p>
<p> 英国户外运动家克里斯·拜格肖更是赞叹户外运动:“被自然环绕,远离生活的压力,没有什么比这更惬意、更令人向往了。抛弃都市生活的单调乏味正是户外运动所追求的。山区远足会将你带入高地世界,向你呈现出一片极具身体挑战而又绚烂宜人的风景。”</p>
<p> 无疑,日渐成熟的“驴行”生活在国人心中已成为新的风尚标,它将现实的生活扩大到更朴素的空间和更宽广的范畴里,在体验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回归到最本真的自我,很多“驴子”纷纷坦言:“驴行”是一场风险与探险并存的梦想之旅,让人永不疲倦而充满动力。</p>
<p> 然而,近几年随着户外探险运动的普及推广,一些户外安全事件也不断冲击着公众的视野,令人心有余悸。 </p>
<p> 2008年10月,杭州9名“驴友”被困武夷山,幸运获救;2009年3月河北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通过网络自发组织的100多名网友,翻山越岭进入尚未开放的祖山景区,部分人在黑尖顶滑道向下溜滑时突然失控,被甩出滑道,事故造成3人死亡。5月郑州“太阳行程”一名“驴友”不慎坠落嵩山三皇寨附近的一条无名峡谷,造成左腿骨折。6月,一“驴友”在嵩山探险时坠入峡谷身亡……</p>
<p> 中国登山协会的一份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内地在山难中遇难人员共报告20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突发灾害导致的死亡。 </p>
<p> 而发生在7月11日的重庆潭獐峡驴友安全事件因为死亡18人,失踪1人,获救仅16人的残酷事实被驴友称为“中国户外活动史上最大灾难”事件。</p>
<p> </p>
<p> <strong>披着AA制外衣的“伪户外”?</strong></p>
<p> 虽然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但国内的户外运动已有燎原之势,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之下的户外运动,诞生出无数的商机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于是一场关于“真伪”户外的争论在圈子里不胫而走,这也是很多“驴子”分析潭獐峡悲剧发生的一个潜在诱因。</p>
<p> 有八年驴行经验的驴子“向北走”告诉记者,国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户外运动悄然兴起,至今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05年4月,山地户外运动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列为第100项体育运动项目。据估计,目前我国户外运动爱好者已达5000万人,而且人数仍在迅速上升。如此多的人数参与下的户外运动,必然会相应诞生户外产业,现在很多经营户外店的老板,多数是驴子“出身”,既了解户外圈里的运动方式又认识大批的“驴子”成为经营户外店的两项基本优势。</p>
<p> “卖装备、发展新驴子靠什么来完成?必须得靠户外活动啊,所以探线路、组织驴子出行几乎是每个户外店都要做的事情,当然多数情况下会是AA制,但也有明确提出会员制这样的收费俱乐部”。</p>
<p> “向北走”解释了圈里人定义的“伪户外”:“我们之所以称一些人组织户外出行或者一些户外俱乐部是‘伪户外’,是因为有这样的俱乐部打出AA制的招牌吸引驴子参加,而事实上在AA制的费用里会摊上领队的费用和其他的开销,驴子承担了费用但俱乐部或者组织者并不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最令人不安的,一旦出现意外,扯皮是必然。”</p>
<p> 兰州驴友公社的资深领队“5%”在谈到商业化和AA制时觉得“两条腿都要走路,但不能一瘸一拐地走”。“5%”说:“我们出行,登山、扎营都会在组队前说明这是AA制,也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执行,活动中领队有义务对全队活动进行组织协调,但活动性质属于自由结合、自愿参加、风险自担、责任自负,参与者都应该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发起者不会对任何个人承担法律责任。这点大家都应该保持清醒地认识和共识。而在商业行为中,户外俱乐部会承担保险、责任等相关义务,这在出行合同中也会标明,这样无论是选择那种方式,风险与责任是并举的,我们不主张打着AA制名义的俱乐部赚驴子们的风险钱。”</p>
<p> 而令人遗憾的是,潭獐峡悲剧恰恰是这样一件公摊领队费用的擦边球事件。据时代信报记者调查,在谭超带队的这支驴行队伍进入峡谷前,已经有天气预报预警、友邻驴队提醒、当地农民劝阻这么多事前警示,而这些并未阻止住悲剧的发生。“没什么奇怪的,那样的情况下,谭超无法回头。”驴友曾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遗憾地说。在他看来,带有商业性质的非AA制,使得谭超在关键时刻,“可能失去了控制力”。</p>
<p> </p>
<p> <strong>探险游该何去何从?</strong></p>
<p> 在潭獐峡事件发生后的一周内,重庆市内针对驴行的短期保险业务几乎全部暂停,而一些秉承商业规则的户外俱乐部几乎走进了冰河时代。</p>
<p> 作为重庆一家户外用品店的经理辛浩鹏充分感受到了潭獐峡事件带来的冰点效应,在发生悲剧的一周后他组织的商业队几乎无人报名,连续两周组织的同一个活动几乎无人问津,而兰州的驴友圈子在表达对潭獐峡事件的哀悼以外,一些驴友也减少了出门的次数。“看到电视报道和图片,我想过段时间再出门吧,毕竟还是安全第一。”新驴子未然说。</p>
<p> 商业机制、AA制、假AA制,一系列的问题和定义在此后成为驴友圈和国内户外运动界的热词,“中国驴友圈遭受到了信任危机”一位驴友惊呼,各种质疑和说法将驴行置入“罗生门”当中,中国探险游该何去何从?谁来为驴友的安全买单?</p>
<p> 新疆新纪元律师事务所律师曾万民在接受法制网的采访时认为,户外运动大都是AA制,虽然领队没有获利,但是可能提高人气,便于为日后商业化的户外运动积累经验。这种利益是无形资产。据了解,目前的户外运动还没有专门法律规定。结伴出游中受到人身损害而引发纠纷,都是按照民法通则若干规定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处理,因此领队的所谓“免责声明”在法律上是无效的。</p>
<p> 而坚持商业化运作驴行探险活动的网友认为只有通过商业方式保障领队的利益获得,才能够保证驴友的安全责任,否则一场义务性质的领队活动只会降低领队的责任意识,也无法提高领队的整体技能水平。</p>
<p> “我觉得领队和组织驴行活动的发起者都应该取得相应的资质和技能标准,这样也许可以从制度角度避免一些风险。而且规范的合同关系可以明晰责权利,从而减少了驴行的灰色地带。”有25次出行领队经验的赵旭这样认为。</p>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