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称“限杀令”不能“一刀切”
2009-08-13

2009年08月13日

资料图片

    这份紧急通知的下发,引起了社会上不少争议和老百姓的普遍关注,许多百姓甚至对此规定“骂声连连”。其实,“限杀令”的初衷是好的,是为环境整治出把力,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起到整治了农贸市场环境的作用,但为何不得人心呢?

    海口市民杨小姐说,自己是个“上班族”,每天都赶在上班之前把当天的菜买好,如果买活禽回去根本没有时间宰杀,“现买现杀”节省了自己的时间。同时,她也表示现在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多少人会宰杀活禽。

    “政府整治环境不能如此‘一刀切’!政府在出台某项规定时,应该考虑到市民的需求,我们这些消费者平常都‘现杀现买’惯了,就是图新鲜,对超市的冷冻品不放心。”市民黄先生说。

    市民韩佳说:“这大热天的,随便动动都会出一身汗,更别说回去杀一只鸡了。在农贸市场直接宰杀,图的就是方便。同时,把活禽拿回家宰杀也会污染家庭周围的环境。”

    市民李先生表示:“我们当然愿意支持政府整治环境的行动,但希望政府能站在市民的立场上为广大市民着想。我认为此项规定只是方便了市场管理者,麻烦了广大市民。”

    采访中,一位名叫王焕琼的阿婆告诉记者:“我都70多岁了,儿女都上班了,平常家里的饭菜都是自己准备,活禽“现买现杀”能省不少活儿。现在,政府下达“限杀令”,我一个老人家哪有力气宰杀活禽?”

资料图片

    7月31日,记者在海口市金龙市场专卖活禽的区域看到,活禽买主寥寥无几。一位姓杨的摊主说,“限杀令”对她的生意影响很大,以前热闹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十几、二十只鸡,现在很多顾客一听说不能现杀以后,掉头就走,一天只能卖几只,根本赚不到钱。

    摊主林进告诉记者,自下达“限杀令”后,他们为了不影响生意,特意在市场外租一个铺子,这样一来他们的成本增加了很多,虽然租了铺子,但生意还是很冷清。“以前隔一两天就进一次货,现在四五天才进一次。”他说。他建议在市场建立一个独立的宰杀点,这样他们的生意肯定会好一些。

    海口市金龙市场管理经营的符经理说,23日上午工商局的文件一见报,下午他们就开始在市场内执行这项通知。执行这段时间以来,许多摊主和消费者都向他反映“限杀令”给他们带来了许多不便。摊主们的销售额减少很多,进货量也大幅下降。消费者们也反映,“限杀令”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符经理还表示,对于市民的意见,他已经向有关上级反映了。同时他还向上级部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毕竟完全将活禽摊与市场隔离是不符合实际的。他建议,在市场内建立一个独立的、封闭的、带有配套消毒措施的场所,以方便市民。他表示,市场是以民为本来进行管理。但他的建议是否可以实行,还需等待上级的指示。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