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自首商业贿赂的启示
2009-08-13

2009年08月13日 08:55:5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力拓案尚未远去,又有一家外企陷入贿赂门。8月1日,《东方早报》刊发了《全球不干胶巨头被曝在华贿赂地方官员获合同》一文。日前,当事的艾利丹尼森公司美国总部发表声明予以承认。据悉,艾利丹尼森中国公司安全反光膜部门通过聘用无锡市的某部下属研究所(简称研究所)前工作人员,并通过行贿该研究所四位官员寻求与企业的合作项目。美国总部发现了少数员工的可疑行动,在经过调查后随即向美国证交会和司法部报告了这些违法行为,并愿意接受20万美元的巨额罚款。

    最终为贿赂行为买单的是财政资金与公众荷包

    《华商报》认为,此案给我们的启示在于:行贿和受贿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这两方面都需要有完善的制度框架和严厉的法律体系来约束。否则,不但有巨大的现实利益,而且无严厉的法律惩处,商家岂能不行贿?不但无需公示私人财产,而且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兜底,如何起到震慑作用?

    《南方都市报》分析指出,在一些行政因素掌控的领域中,只要手握重权的行政人员敢于放行,无论产品质量如何、无论售价是否合理,跨国公司的触角都能够轻松地占据市场。其间,无力铺设行贿网络的其他企业,无论其实际生产实力如何,统统将被屏蔽在市场之外,而最终为此贿赂行为买单的则是财政资金与公众荷包,由此给整个社会资源带来极大的浪费。

    除了法律和制度的短板,《长江日报》的评论感慨道,最近这些外企行贿案件所反映的问题中,最令人揪心的是我们对待商业贿赂的态度。在国内商界,少数人对商业贿赂相当友善,根本不把它当作是违背商业伦理的事情而羞愧。

 

    市场环境和商业道德受伤更深

    案件被捅出来后,表面上看,受贿者“栽了”。但其实,在商业贿赂(包括“洋贿赂”)面前,受伤更深的却是国内市场环境和商业道德等方面。

    《检察日报》刊载长文分析了商业贿赂对我国造成的巨大危害。文章指出,我国的经济体制、商业道德环境正处于建设过程之中,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体系不健全,制度缺陷给商业贿赂的存在提供了空间。商业贿赂不仅会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还会抑制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当商业贿赂成为潜规则之后,贿赂成为企业获得交易机会的主要渠道,而价格、技术和服务的竞争都退居其次。

    反腐土壤、反腐法规和反腐文化

    面对一起起商业贿赂丑闻,我们不应只把眼睛盯在行贿外企上,更要追究受贿部门的责任。

    对此,《中国青年报》的评论指出:如果行贿者被其所属国家追究了责任,那我们的受贿者更应受到我们的法律制裁吧?

    净化商业环境,根本上说还是要从制度上做文章,《中国青年报》的另一篇文章就指出:潜规则不可怕,可怕的是规则潜。现有规则、法律在一些时候失去了巨大的惩戒性和威慑性,规则和法律形同虚设……当违法成本过低,当违法了不被追究责任,甚至连名字都不被公开,违法者就可能陷入你追我赶的违法竞赛中。

    强力反腐,永远要靠坚实的反腐土壤、反腐法规和反腐文化,缺了哪一环,反腐效果都将大打折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希望,借鉴所有成功的反商业贿赂经验,建立起真正公正的市场环境。(李洪磊)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