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官腔”何以频出?
2009-08-07

2009年08月07日 08:34:31  来源:新华网安徽频道

     “听其言,观其行” 不啻是对一个人做出客观评价的重要方法。在群众心里,官员的一言一行能够体现出其执政理念与执政思想的重要信息,可以说,百姓心中装着一杆衡量官员言行的天平,衡量的砝码是执政为民还是弄权谋私。

    近来一些政府官员在面对媒体时常因“惊人语言”而身陷“话语门”,从“经济越发达水越黑”到“你们中央台的记者管的也太多了吧?你问的事我一概不知道。” ,所谓的“最牛”官腔不断被官员创造性的“陌生语言”一再刷新纪录,这些雷人官腔在雷倒众生的同时,也极大地损伤了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

    公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受,作为一种政治契约,“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是人民公仆理应秉持的执政理念。而在面对舆论监督时,“最牛官腔”却让公众一次又一次体味了权力的傲慢无理和权力的任性跋扈,人们不禁要问,这些“牛气冲天”的官腔官调底气源何而来?这些雷人语言凸显出的是怎样一种权力意识?如何杜绝这样的“最牛官腔”?

    “最牛官腔”刺痛耳膜

    最近,陕西榆林横山县政府强令两位教师停课阻止亲属上访反映煤矿滥采问题。据悉,在陕西横山县,有多名公职人员暗中参股煤矿经营,被陕西省政府明令关闭的煤矿仍在非法开采。于是,横山县委书记苏志中面对记者的采访时一鸣惊人:“你们中央台的记者管得也太多了吧?你问的事我一概不知道。”

    公职人员参股煤矿为国家政策所明令禁止,媒体前去采访事情的原委合理合法,竟被县委书记一句“你问的我一概不知”挡在门外,作为当地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真的闭目塞听到对辖区内发生的情况一点也不知道?不知这位“书记大人”是真的不知情还是有意掩盖事情的真相。一句“你们记者管得也太多了吧” 的质问似乎话里有话:这是我的地盘,别人无权过问。其显示出的傲慢与牛气。无愧网友所称的“最牛官腔”,横山县委书记苏志中因此“走红”网络。

    如果说横山县委书记苏志中的“牛气”让人惊异的话,海口市水务局副局长符传君的“语言逻辑”则足以令人无语。 7月6日,当记者采访海口市水务局副局长符传君,问及“为什么常年未能解决海口污水”的问题时,符传君回答:“经济发达了,排放的污水越多,水就越黑,并反问记者北京、纽约的水不黑吗?”。此言一出,雷倒众网友。

来源:CFP

    稍微罗列一下近期走红网络的“官腔”,我们发现所谓“最牛官腔”真的是“没有最牛,只有更牛”。比如原西丰县委书记张志国:“对我的抹黑,就是对西丰的抹黑”;灵宝市委宣传部王部长:“有意见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反映,但不应该采取这种在网上发帖的方式,败坏政府名声。”;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质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

    言为心声,言为政声。做为政府官员,其面对公众时所说的话不仅反映他的修养素质,更透露出领导干部的执政思想和政治价值观。有网友指出:这些语言的确很“雷人”,听着不啻刺耳,而且更是惊心!但是,却不失本真,它们最为真实地反映了很大一部分政府官员的现实思想。

    最牛官腔缘何频出

漫画 朱慧卿 

    最牛官腔频频刺痛公众的耳膜,根源在于权力对于权利的漠视与侵蚀。

    在民主社会,社会公众对公权力的运用理应享有知情权与监督权,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公权力却往往被异化为部门乃至个人,或者利益集团的谋利工具,权力被视为一种稀缺资源被顶礼膜拜,在一些官员眼中,权力已不是来源于人民的授予,而是来自上级领导的恩宠。因此要想得到权力,就需要向高的权力施展“公关”,有评论认为目前社会上许多官员都过着双面人的生活:在上级领导面前表现的是一种唯唯诺诺的奴性,在老百姓面前他们展示的是一种虎狼的兽性。 在面对舆论监督时公然放言:“你们记者管得也太多了吧, 你问的事我一概不知道” ,言下之义暴露出的正是一种对公众监督权利知情权利的蔑视与践踏。

    官员面对媒体时的雷人官腔,并非是随意地信口雌黄,隐藏在其后的往往是现实中权力与利益的种种牵扯。权力的过度集中与缺乏有效地监督,导致一些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换取个人利益,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暗流涌动的潜规则腐蚀了一些官员的党性,麻木了某些官员的良知。官员的雷人语言表面上环顾左右而言他,其真实目的无非是为了掩盖真相,逃避舆论监督。 因此,在被问及经济适用房规划用地何以盖上别墅时,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质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

任洁 制图

    “最牛官腔”以异于常人的逻辑思维模式雷倒网友,原因还在于官员异化的政绩观,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暴露出某些官员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有待提高。“经济越发达水越黑”可谓此类官员的典型代表。

    “最牛官腔”是一种思想深处的“官本位”的官僚作风与习气的无意识流露。所谓“对我的抹黑,就是对西丰的抹黑”,诸如此类的官腔我们在现实的官场中也有所耳闻,在此种唯我独尊的特权意识之下,普通大众的疾苦岂在斯人眼里。在这些“牛气”十足的官员心中,所谓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显然成为一句空话。

 

    官员需谨言慎行

    官员对人民群众的口气有多牛,他和人民群众的距离就有多远。

    事实证明,那些牛气、霸气十足的政府官员往往权力私欲膨胀,对百姓颐指气使,主观武断,言行不一,在权力的光环下放松党性人格的修养,甚至走上违法乱纪的歧途。 他们早已忘记了作为人民公仆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试想这样的干部怎能够与百姓心贴心,又怎么能够认真倾听百姓疾苦,获得群众的真心拥戴与支持?怎能率先垂范,带领群众共克时艰,发展经济?

    “衙斋卧听风吹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作为政府官员,理应用心贴近群众,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对群众打着“最牛官腔”的干部割断了与百姓的血肉联系,不仅影响了个人的形象,也损害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造成干群之间的矛盾与隔阂,甚至进而引发社会矛盾与群体事件。 “最牛官腔”频出对事业的戕害与为政作风的污染,不得不令人担忧。

    温家宝总理说,为官当“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每到基层,温家宝总理与当地百姓同桌吃饭,共话家常的图景如春风拂面,让普通百姓为之动容。身为国家领导人,总理平易近人,质朴真诚的作风应该成为政府官员的一面镜子,照出那些官气十足的干部的轻浮作风。

    一些官员为何口出狂言,其根源在于思想意识与作风问题。官员的官僚作风不改变,执政水平不提高,诸如此类的雷人话语依然会层出不穷。而改变官员任性跋扈的“牛气”,除了加强领导干部的自我思想学习与提高修养,更需要外在的吏治制度上的预防与约束。与此同时,还应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力量。

    官员需谨言更需慎行,希望这样的雷人官腔越来越少。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