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发展模式的转变比什么都重要
2009-08-05

王石:发展模式的转变比什么都重要

来源:南方周末

  王石 万科董事局主席

  建立在资源的高度垄断和消耗基础之上的粗放增长,必然难以持续;而缺乏制度保障和文化共识的高速增长,又必然带来效率与公平的冲突、物质与精神的冲突,成为限制未来发展的瓶颈

  60年是历史学家的时间单位。成熟的企业家应该有10年左右的长期战略规划,至于60年的跨度,就完全超出了企业的范畴,更别说要企业家看清楚中国经济未来60年的发展——所以我还是尝试从眼前的趋势去谈未来。

  从消费模式看,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保持了谨慎的消费观念。2008年我们的储蓄率是51.3%,是美国人的4.28倍。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不足,一直是中国经济的烦恼,但在金融海啸来临之后,这已经成为一种甜蜜的烦恼。这是我们的发展模式现在看来比较好的一面。

  但是从分配模式看,我国的基尼系数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了目前的0.47——这是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尽管各种渠道的统计数据之间有差异, 但基本的认识是:中国是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大国,社会中产阶层发育不良,并且存在巨大的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沿海和内地的差距。

  从生产模式看,我们的GDP占世界总量7.3%,但是为此消耗的能源占世界能耗的16%,钢铁消费量占世界四分之一,水泥消耗占世界一半以上。中国的产值不到美国的30%,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

  如果我们按照现在的模式发展,不用60年,只用10-20年,中国就超过美国,成为GDP世界第一的国家,那将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

  到那时,在《福布斯》全球排行榜上,至少有一半富豪来自中国;同时,在广袤农村仍有大量贫困人口。那时候,我们一个国家就可以用掉今天全球的钢铁和 水泥产量,还会有短缺。我们的碳排放将是今天的10倍……无须更多推想,我们今天就已经面临这些问题:大气变暖、水资源稀缺、能源危机、物种灭绝等环境问 题,贫富分化、犯罪增多、诚信缺失、人际冷漠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并且成为我们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一方面,建立在资源的高度垄断和消耗基础之上的粗放增 长,必然难以持续,产业调整只是迟早的问题。另一方面,缺乏制度保障和文化共识的高速增长,又必然带来效率与公平的冲突、物质与精神的冲突,成为限制未来 发展的瓶颈——如果继续以这种模式高速增长,必将为各种各样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所湮没,对个人、企业、环境和社会都只能是一场灾难。

  事实上,今天的美国也在反思它的发展模式,并且谋求改变。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基尼系数最高的国家,美国的标准能耗产出效率只有日本的36%,美国还一 直存在超前消费的文化。奥巴马上台后谋求的两大改革:医疗和社会福利方案、新能源计划,以及对个人信贷政策的审视,都是有针对性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

  中国有13亿人口,但可利用的土地、能源和资源都远远少于美国,面临的挑战也要大得多。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之后,现在需要一次经济模式改革。我相信,未来的商业机会和危机,都潜伏在这个模式转变之中。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