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眼看高考加分吞噬公平
2009-08-01

刊发时间:2009-07-31 07:33:04 新京报

  近日洛阳当地报纸刊出高考移民招生广告,重庆方面利用职业学校的名义迁移户口,使学生可在原籍“借读”在重庆高考,由于怕受到关注而穿帮,移民生被提醒“千万不能考状元”。同时,今年高考,绍兴一中73名以体育竞赛获奖者加20分的考生中,有30名为政府官员与事业单位领导子女,19名企业老总子女,远不止此前媒体报

 
道的数字。(7月30日《中国青年报》)

  从这两起事件中,我们分明看到这样一番图景:手握公权者,用权力去为子女在高考中的“超国民待遇”呼风唤雨;手持资本者,用金钱为子女在高考中的“超国民待遇”铺路搭桥;无权无钱者,则通过高考移民的方式让子女占得先机———公平正义,就这样在权势之间以及权势之外的社会空间中,逐渐地“沦陷”。

  今年浙江新一轮“三模三电”已经华丽开赛,绍兴报名参加人数较去年大为增长,航模赛中教练、裁判联手“放水”,领队穿针引线,仿佛丝毫未受此前舆论的影响;重庆在洛阳招收高考移民的有关学校,曾经得到重庆万州区教育、公安、工商等多个部门的“配合”,早在2007年即被查处,但今年他们在洛阳依然如故,且宣称招生从未停止过,利益链条和移民黑洞仿佛根深蒂固。

  这样一种高考乱像呈现在眼前,几乎可以灼伤公众的眼睛。质疑,批判,强烈吁请追查和问责,都不过分。但是,从浙江“三模三电”比赛加分三番五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而自岿然不动来看,有时候汹汹的舆论面对权势缠绕的利益集团,几如绵绵细雨。

  此种乱象,其实根本不用条分缕析,破解出路无非是:其一,重典问责以儆效尤;其二,完善制度以堵漏洞,譬如按考生数量分配高招指标,取消部分名目繁多的高考加分。悲哀的是,法规制度并没有阻止重庆高考移民招生的卷土重来,制度完善依然在浙江如火如荼的“三模三电”比赛身后裹足不前,让愤懑的舆论重复讨论这个解决措施已大众化的问题。

来源:光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