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人流”广告
2009-07-29

2009年07月29日 08:05:45  来源:新华网贵州频道

   “三分钟无痛人流”、“更人性化的人流”、“爱她,就为她选择无痛人流”……“人流”广告宣传单,日渐入侵校园。

    不少人对此现象表示担忧,认为校园里的“人流”广告误导了大学生的性行为观;有人则表示,“人流”广告进校园只是一种市场行为;还有人不以为然并指出,这种现象,正折射我国性教育还很落后甚至缺位。

某校内的“人流优惠卡” (资料图片)

    “人流”广告进了大学校园

    记者近日在某高校网站论坛浏览时,看到了这样的贴子:到贵州某医院做人工流产,凭学生证可以打折………

    无独有偶,在贵州某大学校外的电线杆上,记者看见贴有专为女大学生服务的“月嫂广告”。

    记者拨打了广告上的电话,假称自己是某大学的学生,刚做了人流,不方便在寝室居住,想了解广告中月嫂服务的条件。接电话的是一名女性,她介绍,所提供的服务有3个价位,价位不同,提供的服务也不同。她一再要求记者“实地考查”,称居住地24小时有热水,每天还有补汤喝。并强调居住环境舒适,可以好好调养身体。另外,还能帮助开别种疾病的诊断书,有理由向学校请假。由于离学校很近,走路几分钟就到,想上课时也可以去上课。

 

    贵州商专女学生小张告诉记者,前几天,她和一个男同学在校门口散步时,过来一个20多岁的女孩子散发广告传单,随手接过来一看,发现是“人流”广告。

这样的广告竟被偷偷贴进校园 (资料图片) 

    记者了解到,“人流”广告进校园并不是个别现象。刘莲今年刚刚从贵州大学毕业,据她介绍,她在校时,时常有人把“人流”广告塞到寝室门缝里,几乎每个寝室都不止一次收到过类似的广告。在校园广告栏和一些集中贴小广告的地点,也悄悄出现了关于“人流”的广告。

    “更令人气愤的是,有人居然到教室里散发这种广告。”刘莲说。

    “有人需要这项服务”

(资料图 图片来源:侏罗纪公园 bbs)

    贵州师范大学一名男学生说:“‘人流’广告进校园,我认为道理很简单,有人需要这项服务,没需求的生意肯定没人做。”

    贵阳市民赵玉红认为,处于情窦初开、精力旺盛的大学生们谈恋爱不乏存在,“人流”广告对这些还没进入社会而缺乏自制力的年轻人的轻率行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会认为,意外怀孕,几分钟就可以搞定,其后果可能导致意外怀孕的数量进一步增加。

    女学生怀孕后总想秘密解决问题,加上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所以就想找一些便宜的小医院、小诊所做人工流产手术,这就给不负责任的“人流”广告提供了可乘之机。

    网友“远处的山”认为,商家的行为至少说明大学校园有他们需要的“人流”对象。但如果仅仅是把广告牌撤下,可与之相应的大学女生怀孕依然存在,又能对保护她们的身心健康起多大的帮助?既然这个医疗市场的存在是无法回避的,就不妨在医疗网点的合理布局、规则设置,包括广告的具体内容多动些脑筋,至少可以让需做人流的女生不再承受“庸医”对他们心理、肉体的摧残。

    2008年3月19日下午,大同某妇科医院在大同大学门口处的一幢住宅楼上悬挂起一幅巨型广告,宣传无痛人流。

    有社会学者指出,市场意识走进校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市场经济潜规则,因为这些潜规则能够轻而易举流进校园,其直接后果就是破坏注重生活道德、良好秩序的校园的健康体系,在学生潜意识中形成负面影响,给在校学生带来身心的伤害。以传单、卡片、宣传画为载体且频繁入侵校园的“人流”广告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同样不容小觑。

    折射性教育尴尬

中学校门口打出人流广告牌

    2007年以来,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广电总局等都对“涉性广告”进行了集中整治。其中,国家广电总局严令禁播性药品、性保健品和其他内容低俗、画面不雅的成人用品广告。但一些内容低俗的“人流”广告依然泛滥,也暴露出监管方面的一些问题。

    “人流”广告入侵校园背后隐藏的另一个事实也值得关注:医院为什么肯花钱、精力对“人流”进行宣传?因为对于医院而言“人流”有市场,消费者有需要。归根结底是我国的性教育还很落后甚至缺位,不能给予大学生有效的引导和教育。

    贵州省人民医院妇科专家谭宗建博士介绍,贵州省人民医院到一些大中学校做过性健康教育的公益宣传活动,效果往往不好,不是学生不欢迎,而是校方不欢迎,他们认为耽搁了课时,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

    “性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甚至中学生选择‘自学成才’,他们从网络、不权威的资料汲取相关知识,这种选择是有代价的。”谭宗建说。

    谭宗建还表示,人工流产手术看似越来越简单,痛苦越来越小,事实上它对人体的伤害还是非常大的。另外,一般私立医院、诊所的技术、条件与正规的大医院无法相比,年轻女孩为了顾及面子或贪图便宜选择这些小医院、小诊所做手术,可能造成“人流”不全、盆腔感染、子宫穿孔等,一次失误就可以导致女孩终生不育,影响她一生的幸福。

    “大学生性教育不容忽视,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让大学生了解如何避孕,从而避免‘人流’广告误导大学生。”谭宗建建议。

    江苏文艺出版社编辑于奎潮长期关注大中学生性教育,近年曾编辑出版颇受学生欢迎的性教育读本。

    他认为,大中学校都应加强性教育力度,这项工作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各个层面的关注,也需要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进行科学、合理、适度的教育和引导,才能使学生对性有真正的认识和了解,帮助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