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7月20日 08:00:17 来源:新华网陕西频道
“贼名”除与不除?村民陷入两难
“都是太穷闹的”,86号中年铺主说,孟家村没有什么集体经济收入,一人5分地,只够温饱,也没有什么可以挣钱的途径,“当时出一天工才一块九毛二,我在外面卖菜好歹也可以挣上十块二十块的,大家都想有个出路。”
“其实现在基本上没有偷盗行为”,长安区市场管理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说,哪里有这么多“浪来的”(当地方言,暗指偷来的)东西?村民们一般从西安市康复路批发中心进货,现在有钱了,也从广东、福建等地进货,都是正规厂家商品,价格比专卖店便宜。所有的“神秘”只是以“浪来的”之名诱导消费者。
王小红也证实了这一点。“现在再去偷已经划不来了”,以前都是穷闹的,但现在村里人不去偷,生活也能过得很好,现在村里320户人,已经有了近30辆小车了,大家见面谈的都是买车的事儿,谁还会去“浪东西”?
价格优势一直是村里法宝,王小红分析说,多年的经营让村里人眼界开阔了,村民一般去内地厂家直接拿货,省了中间环节,可以拿到便宜的价格;再加上都是现金交易,通常又可以再低上一两点。这就保证了孟家村的东西仍是正规商品便宜价格。“我们是个人进货,也不拿回扣,所以进货肯定比别人便宜。”
“自已进的东西,店铺也是自己的,每个月的管理费也就三五十元钱,我们的成本很低。”一位中年店主说。
一些村民说,现在村子里多年没人偷东西了,为啥还叫个贼村?他们认为不利于村子的长期发展,现在是时候正名了。
但也一些村民担心,正了名会对生意有影响,一位女店主说,“改名后会不会影响(生意)真是难说咧”。
“我敢说,大家都不喜欢贼村这个名声,但毕竟顾客都是冲着贼名来的”,王小红说,“村里人很实际,能挣上钱就是最好的。”
他甚至想过用“泽村”来改名。在陕西方言里,“泽”音就念“贼”,“外面有人说贼村如何,我就告诉他们说,你敢说你们从小到大没偷过东西?那些贪污腐败的人是更大的贼咧。”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