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差逼倒大楼 悬空寺安全不?
2009-07-13

王乾荣  2009年07月13日09:04  来源:《检察日报》

  上海“莲花湖畔”新楼,突然整体倒掉,十分怪异。有关方面调查倒因,是该楼一侧挖个了深坑,另一侧积了个土堆,产生“压力差”,把楼“差”到土堆那边去了。

  很多愚人,立刻被这个蔑视百姓智商的“调查结论”雷倒。但不管咱们多愚,总有点小常识吧,于是想问:这个奇妙的“压力差”,为什么在其他时候,不管用呢?

  您瞧恒山悬空寺,虽然一侧固定于崖体,也没有堆土,但另一侧却面临深渊,自寺庙至崖底,达50多米,自北魏建造以来,悠悠1400余年过去,为什么不因巨大“压力差”而倾覆?如果这是因为悬空寺靠崖一侧固定得牢,那么,建在平地的“莲花”楼,为什么不紧紧固定于地基之上呢?那个坑,不是没掏在楼房正下方嘛!

  有位网友,比老夫我聪明多啦,居然由“莲花”楼的倒掉得到启发,推理说,目前中国迅疾崛起,需要、也正在大拆大建。但建而无序,有的劳民伤财刚刚修起的华美大厦,或权贵们私盖的别墅豪宅,因违法而曝光,民意滔滔,怎么着也须拆除。那些“钉子户”,当然也要强拆。原先采用所谓“定向爆破法”,即在建筑体密密麻麻钻出千万个孔洞,装以可怕的TNT把它炸碎;强拆小小的“钉子户”,还要动用推土机和铁锤———这些,浪费另说,主要是麻烦得很。有了“莲花经验”,堆点土,挖个坑,悠悠然看着楼房自行了断,经济、适用、快捷、无污染,何乐不为呢?妙招儿!我建议建设部大力推广此法,或人大立法强制实行,并要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给“莲花”相关人员颁发专利证书,也给这位网友授予“伯乐”称号。

  但是我仍然有点儿不开窍。我一直愚昧地觉得,建筑物即使倒,也该倒向深坑那边。在报上看过一个案例:一座“钉子户”旧楼,三面被开发商强行挖的一个硕大深坑围着,孤零零矗在那里。这楼的三面跟另一面,不能没有“压力差”吧?开发商当然希望它迅速倒掉,可为什么偏偏没倒呢?或许在危楼仅存的那一侧地面堆点土,它便立倒?后来那楼终以其他笨法拆除,弱智拆除者不晓得利用堆土妙法,可惜了,否则,可给“莲花”楼之倒,留一个有力佐证。因“压力法”浑无先例,我便对它,依然存疑。

  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说:“雷峰塔之所以倒掉,是因为乡下人……这个也挖,那个也挖,挖之久久,便倒了。”穷人攫塔砖以盖私房,又取土把塔基掏空,这才致高塔倒掉。他们是愚昧的,也是无奈的。可“莲花”楼倒因,耍弄的“花”招,究竟何在?如今是高科技时代,开发商、建筑商和建筑监理,更不是盲目挖毁雷峰塔的愚氓。他们在决定堆土和掘坑之时,为什么不把压力差估算在内?既然此时可以忽略压力差,即说明这样的“压力差”,不足以倾覆楼体———可为啥,楼还是倒了呢?根子,恐怕还得追溯到政商勾结下的“豆腐渣”吧!

  君不见,“莲花”楼旁的那堆“土”,正是购房者的银子堆起来的,已经十足“高”了。开发商又“挖”了多少个坑人的巨“坑”,也要购房者用钞票一填再填,才能减少他们的“压力差”?而广大购房者,大概不会有什么“压力差”吧。他们一边出畸高价顶着“房奴”大帽,一边不得不面对倒掉的烂房———房奴和烂房同样沉重,何“差”之有?

  说到底,这件事,“压力差”事小,工程质量及楼的倒因调查中的“猫腻”事大。欲以“压力差”而掩盖真相,则事更大。如放任这样的猫腻继续“猫”下去,不管有没有“压力差”,整个社会的正义“大厦”是否会倾覆,实在令人担心。

来源:人民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