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写一本传记 垃圾还是奇迹
2009-07-09

2009年07月09日 09:42:43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如果迈克尔·杰克逊在天有灵,也一定想不到:他的葬礼还没有举行,专为他新作的传记就已在遥远的中国上市。这并不是一本早有准备的书。据悉,迈克尔·杰克逊突然去世的6月26日当天下午,某出版社便确定了图书选题;30日该社编辑便拿到了样书;7月3日,这本13万字的迈克尔·杰克逊传记(《天堂里的太空步》)便摆在了北京的书店里。(《人民日报》7月7日)

    充分开发这位天皇巨星死亡的商业价值,本无可厚非。但为这样一个世界级的公众人物作传,“写作”时间只有短短两天,即便从选题到上架也只用了7天,从商业角度看也许可以说这是奇迹;而从文化传播等角度看,这却是不折不扣的笑料。

    两天“写”13万字,即便抄也未必能抄好,其抄袭嫌疑肯定难免。即便暂且抛开这样的悬疑不谈,如此“飙车”式出版,其准确性显然无法保证,这除了对读者不负责任外,对传主也是相当不敬的。

    事实可能正是如此。有读者在当当网上写道:“没想到,等来的是这么一个摘录网上现有的资料而汇集成的册子……为何把一些传言的不确实的东西也摘录进去呢?这本书绝对是黑他的!”而豆瓣网上,到7月8日只有这样一则评论:“写得真垃圾!”

    想当年,一位名人病重的消息传出之时,笔者认识的一位写手便早早写好了纪念文章,并且打印出上百份,只等噩耗传来便迅即发出。不成想,老先生在病榻缠绵太久,久到报刊收稿都用EMAIL了,那位写手打印的稿子放到发黄终于也没能寄出,在圈中传为笑谈。而一个出版社用7天时间便能出版迈克尔·杰克逊的传记,其可笑程度显然尤甚于那个写手。毕竟,那个写手预先下了工夫,其稿件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保证的。一个正规的出版社如此行事,真是相当雷人。

    然而,该事件并非孤例。这几年,“飙车”出版和“赶场”出版,已经成为出版界的恶俗,但凡有轰动性的事件发生,有些“书”出得比杂志还快;甚至报纸的深度调查报道还没有完成,就已经有“书籍”和音像作品煞有介事地上市了。

    这种做法,从最直接的方面看,是搅乱了出版市场,甚至使之渐显逆淘汰之势。而再往深处说,则一是降低了文化产品的质量,二是玷污破坏了“文化诚信”,三是使文化从业者的责任感、荣誉感进一步降低,甚至价值观发生根本性的扭曲。对“只求更快”的“飙车”出版物谈质量,显然有些天真;而低质量的出版物充斥市场,公众的“文化信任”怎能不进一步流失呢?

    由此不免想到中国文化产品的竞争力问题。这几年,不断有人感慨中国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太差,文化方面的贸易逆差严重,形成了“文化赤字”……为什么会这样?人们见仁见智。现在,通过7天出版一本迈克尔·杰克逊传记的事,也许可以有一些答案了吧!(郭之纯)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