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那“门”是谁打开的
2009-07-08

日期: 2009年07月08日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评论员 王国荣 

  看这段时间的新闻,发生在中学生中间的各种“门”特别多。一扇扇“门”就像失去了关闭功能,五花八“门”接踵而来。什么“摸奶门”、“脱裤门”、“黄瓜门”等等,而且都与“90后”扯上了关系,直让人望“门”怯步。

  “门”一打开,“门”内的景象让人震惊。在这“门”那“门”中,这些男孩子所表现出的兽性行为,女孩子表现出的无知和不自爱,难道仅仅是人格堕落,心灵扭曲?我想,不仅仅是这样。

  是教育的失败?应该是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哪一个孩子小时候不是天真无邪的?但是,如果缺失教养,他们就会渐渐变坏。这是很浅显的道理。我们现在经常抱怨“教育的失败”,这并非仅仅指学校的教育,更多的是指社会这个大课堂的教育。而这些“教育”的现状又如何呢?

  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多学点知识,如今的家长“望子成龙”之心更加迫切。可是,如今的学校更重分数,很少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伦理教育。虽也有“思想政治课”,但其教材内容还停滞在上个世纪的水平,说教式的那些东西,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新时代学生的认知需求,相反的,他们对这些说教往往持“叛逆”态度。而恰恰是应该给他们从小灌输的,有着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伦理道德、礼仪规范、和善忠良等文化精华,却几乎已经被遗忘。这不能不说是“教育”最大失误之一。

  再说“社会大课堂”的教育环境,又是怎么一种不堪现状?虽然,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第一任教师”父母言传身教,但这基本不成问题,绝大多数家长都做得到。问题是除了学校和家庭这重要一环,还有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个社会存在许多畸型发展的东西,“大门”打开后,孩子们清澈的眼睛被浊水污染了,稚嫩的心灵被病毒侵害了。即便是意志坚强的成人甚至是受党教育多年的干部,也可能抵挡不住各种诱惑,何况这些青春萌动的孩子,他们免不了会去“实践”一番。

  我们不能过于责备孩子,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杭州有句话叫“三岁知道老”,意思是人幼年时形成的性格一直会延续到老。因为这个年龄,正是接受外界事物、形成世界观的初始时期。尤其现在的孩子接受能力强,当电视、网络、书报上都充斥着“性事”,当娱乐界劲爆“桃色绯闻”,当贪腐分子都在包“二奶”“三奶”的时候,叫他们怎么去控制住“本能”?

  风波迭起的校园“性门”事件,说到底还是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缺失和社会教育环境的问题。这长期以来的缺失,使得一些孩子行为过早成人化,心理却还停留在稚嫩阶段。把“性事”看成是一种玩乐,这确实是令人震惊的,更是让全社会认真反思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