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券:被挤压出的权宜之计?
2009-07-08

2009年07月08日 09:55:30  来源:经济参考报

 

    金融危机先后波及各个行业,旅游业亦在其中,一度不振。杭州市首先发放旅游消费券,试图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南京、宁波、苏州、广州等已发放数额从几十万到上亿元不等旅游消费券。有专家认为,发放旅游消费券、景点打折门票等,只是被金融危机“挤压”出的权宜之计,并不符合经济规律。

    “消费券消费了就会变成利润”

    从4月10日起,山西省向省外发行总额为1000万元的10万套旅游消费券。其中5万套向北京、河北、内蒙古、陕西、天津等山西周边省份直接派发,其余5万套由省旅游局委托全省11市旅游局向省内主要旅行社派发,并监督委托发送旅游消费券的旅行社,确保消费券最终用在外省来晋旅游的客人身上。

    山西省旅游局副局长王炳武说,“相比其他省市上亿数额的发放,山西发放旅游消费券数量较小,但是通过给周边省份发放,可以相互开放市场,形成一定的互动效应,使山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应。”

    据了解,山西旅游消费券每套面额100元,单张面值为20元,5张组成一套,使用期限为4月1日至5月31日,每位省外来晋游客仅限使用一套。凡持有消费券的游客可以在五台山、平遥古城等75家旅游景区的头道门票、山西省所有的旅游星级饭店(住宿与餐饮)等地进行各项消费。

    政府部门作出明确规定,指定的旅游企业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旅游消费券。对有因旅游消费券使用引发的严重投诉、私自收购旅游消费券、虚报旅游消费券数量、伪造旅游消费券等行为的,将取消企业参与活动和申领补贴资格,并依法给予相应处罚;涉嫌违法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为保证消费券得到规范、高比例使用,省旅游局专门针对省内旅行社出台办法,要求获准派送山西旅游消费券的省内旅行社必须年检合格,年接待量在1000人次以上,且无违规纪录、无重大投诉、自主外联能力强。

    据介绍,太原四季风、中青旅等156家旅行社获准派送山西旅游消费券,在限期内主要派送至主推山西旅游线路的旅行社。

    山西省财政安排了500万元资金对引进大宗旅游团队的旅行社进行奖励。旅行社在活动期间组织来晋的旅游包机(人数不少于100人),在山西省境内停留48小时以上的,每班次奖励组团社3万元。旅游专列(人数不少于500人),每趟次奖励组团社5万元。活动期内一家旅行社组织的抵晋系列旅游团累计1000人奖励7万元。“消费券实际意义上就是各家努力促销,谁促销力度大,谁的效果就大,谁的获利也就最大。消费券消费了就会变成利润。”山西红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副总刘翊说。

    据山西赴河北促销团相关人士介绍,在河北石家庄和邯郸两市发放旅游消费券和景区门票时,按要求资质来参加申领消费券的旅行社数量远远超过了预期,以至于使一些国内社仅分到很少的几十套消费券。

    山西省各大旅行社在这场行动中均不遗余力地向全国各地的兄弟合作单位做宣传。以山西红马国旅为例,在这场短短两个月行动中,接待了外省游客近五千余人。按照相关规定,红马国旅将能获得35万元的奖励。

    据山西省旅游局6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山西全省共回收有效旅游消费券233470张,回收消费券金额为466.94万元,回收率将近46.69%。按照规定,消费券与支付现金之比为1∶2,因此共拉动游客直接消费933.88万元。

 

 

    消费券属公益福利性质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会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4.3元的增值效益。旅游消费券的刺激效应,对于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着眼于促消费、扩内需的国民经济而言,确实充满了诱惑。

    自今年年初起,除了山西省之外,浙江、江苏、北京、黑龙江等省市数十个省市均派发了旅游消费券,共同的目的即拉动经济,在具体实施时,各省市则是根据自己的特点设定发放对象、发放数额、使用方式等。

    从发放对象上看,分为当地市民、省外游客、发旅行社等三种类型;从使用形式看,有些采取抵扣现金,有些直接打折,有些为附送其他旅游项目等;从抵扣对象上看,包括抵扣餐饮、住宿、景区门票等。在发放旅游消费券数额方面也大相径庭,浙江约3.2亿元、江苏1亿元、湖南100万元、湖北30万元;杭州约1.9亿元、宁波约1亿元、镇江8000万元、湖州3000万元,南京2000万元。

    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李刚指出,政府发放消费券意在刺激居民消费,属公益福利性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在经济运行平稳时,政府会为了缩小消费差距、提振消费水平而给一些低收入者派发消费券,主要用于其食品和教育等公共支出,是一种社会福利;在经济出现衰退时,则通过派发消费券来刺激消费,促进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旅游部门相关人士认为,在当前外需不足、一些传统行业面临困境的形势下,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各地推出的旅游消费券,是一种积极的举措,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发展、提振国内旅游市场,推动消费升级。“此举对于国内各大旅行社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普通游客也可在出游时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常州、杭州等地在派发旅游消费券遭遇哄抢,现场一度失控,而南京发放的旅游消费券却遭到不少市民的冷遇。另外,还出现了不少市民违背不准私自买卖的规定,将获得的旅游消费券根据面额的不同以低价转让。一些转让者认为,自己近期没有旅游计划,用不上消费券,不如转让给有需要的人。

 

 

    派发消费券的方式有待改进

    对于旅游消费券的出现,业界人士和消费者有人支持,有人质疑,众说纷纭、说法不一。

    山西省旅游文化协会会长杨建峰认为,短期而言,消费券能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但它还只是短期的尝试。消费券发放看似热闹,但从拉动内需的角度看,它对于刺激消费的作用是“治标不治本”。

    复旦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陆铭指出,政府消费券的派发机制有待改善。以杭州为例,杭州消费券的发放对象主要为中小学生和退休职工,而非受经济危机影响最为直接和深刻的低收入者,比如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

    陆铭说,国外有通过信用卡直接发放消费补贴的惯例,我国目前还做不到。“但是,国内也有类似的系统和渠道可以找到目标人群,如失业保障系统等”。

    一些专家认为,许多地方派发消费券的方式有待改进,消费券的发放方式以及它如何体现效率、公平的内涵,都将持续影响老百姓的情绪。

    还有专家认为,“应根据景点资源、容量和经营状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从南京的使用效果来看,旅游券激活了多数乡村游景点,给大批市民休闲提供了好去处,同时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农民致富。

    山西省旅游学会会长毛晓彤认为,发放旅游消费券、景点打折门票等,只是被金融危机“挤压”出的权宜之计,并不符合经济规律。而比这些更重要的是,提高旅游软件、硬件设施与服务标准,给游客以物美价廉的旅游享受,“这才是真正能够拉动旅游消费,同时带动相关消费的治标治本的长远之计”。

    并未发放旅游消费券的西安市旅游局局长周爱全认为,现在一个城市发放旅游消费券的行政成本并不低,要印刷、派人管理、发放、兑换,还要防伪。扩大内需吸引国内游客可以有多种途径,旅游消费券仅仅是其中的一种。(记者:南婷)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