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刽子手"是怎样炼成的
2009-07-04

2009年07月03日 09:42:58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6月30日晚,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金盛路发生一起醉酒驾车导致的重大交通事故,事故造成3人当场身亡,2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另有4人受轻伤。经抽血化验,肇事司机的血液中酒精含量为每百毫升381毫克,而每百毫升80毫克就属于醉酒,肇事司机明显属于严重醉酒驾驶。

    南京警方已将肇事司机刑事拘留,将追究其刑事责任。回顾近期频发的城市道路重大恶性的交通事故,却让人心情无法平静,更无法将它们仅当做单纯个案来看待。特别是在城市道路飙车及酒后或醉酒驾车不仅屡禁不止,而且在个别地方还有泛滥态势,人们不禁要问:马路“刽子手”是怎样炼成的?市民的出行安全为何毫无保障?

    或许有人会说,汽车多了,开车人多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交通事故自然就会增多,这是汽车文明的代价。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马路“刽子手”的日益增多,特别是发生在城市街道上的恶性的交通事故增多,根本原因在于他律本身存在漏洞,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自律松弛。

    所谓他律,主要指法律规范的约束力及法律实施的威慑力。具体到遏止交通事故上,这两个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缺陷,以至于法律规范标准不明,界限不清,硬度不够。而由本及标,最终落实到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执法司法上,就必然出现法律漏洞,形成交通肇事者的逃责通道。

    前不久,由一起普通交通肇事案演变为社会公共事件的杭州飙车案,就明显地击中了这方面的法律软肋。具体来说,就是何谓飙车,在城市街道飙车,将城市道路当做飙车赛场,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如何定性?究竟按交通肇事罪,还是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刑事责任,法律缺乏明确规定,社会各界和司法机关看法不一,争议较大。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两个罪名的刑罚简直天壤之别,适用不同罪名,意味着对城市道路飙车行为的完全不同的法律威慑力,直接影响对城市飙车的打击力度。

    同样的难题,还出现在醉酒驾车引发的重大恶性的交通事故上,其争议也是在定性上。交通肇事罪的轻刑化不足以让司机引起足够注意,“醉酒驾驶”也无法真正成为机动车驾驶员思想意识中的“高压线”。“不就是赔钱嘛”的不良思想,占据了一些人的头脑,无视他人生命尊严,缺乏对生命的基本敬畏,这是一些重大恶性的交通事故频发的深层原因。

    立法上的缺陷和漏洞,必然导致执法和司法上的无力。特别是长期以来,交通事故多以交通肇事罪定性,极少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性,追究责任。由此在公安机关及干警思想上形成了思维定势和习惯做法,这就容易忽视对重罪证据的收集。公安机关侦查阶段的勘验现场及相关证据收集,是一个刑事案件中的基础工作,直接关系到以后各个环节和程序的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安机关侦查阶段的定性倾向性,往往能够决定案件的最终定性,使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沿着公安机关最初的办案思路走下去,结果是“重罪轻判”。

    由于立法的缺陷和公安司法机关的习惯做法,使现实生活中的交通肇事案,多以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而且一般情况下多以缓刑结案,肇事者不过是赔钱而已。长此以往,在不少人思想上形成了一种极其缺乏人性的观念,即开车撞死人,不过赔钱了事,使交通肇事成为“杀人成本最低”的方式。(李克杰)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