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29 00:00 银川新闻网

作为代步工具的公交车与市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既是一个城市流动的风景线,更是一个城市的窗口。银川市区的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现象屡见不鲜,展现了和谐温暖之情、和气谦让之景。但是,在银川面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考”之际,记者经过几日的暗访发现,“不让座”和“抢座”等不文明行为依然存在,与我们这座越来越美丽的城市极不协调。
镜头一:老人上车年轻乘客假装看不见
时间:6月27日9时30分左右线路:1路公交车
记者在南门上了1路空调车。像往常一样,1路车比较拥挤,记者上车后,已没有座位。当公交车行驶到鼓楼站时,一位七旬老人上了车,在“请为老、弱、病、残、孕和抱小孩的乘客让座”的提示声中,许多乘客把目光投向坐在前面几排的乘客,可坐在前几排的几名中年妇女和年轻男子没有动,有的乘客假装打电话,有的脸朝窗外假装没看见。之后乘务员便说“哪位乘客给老人让个座位”,这时坐在第四排的一个年轻人站了起来,老人不停地向他说“谢谢”,而坐在前排的乘客毫无反应。
镜头二:有人让座有人抢
时间:6月27日12时10分左右线路:101路公交车
当公交车行驶到公园北门站时,一位拄着拐杖的残疾人上了车,由于车内人多拥挤,这位残疾人靠在门口的扶手上,向车内扫了一眼。坐在门口的一位年轻男子看见后,起身离开了座位。谁知,年轻男子让出来的座位,却被站在附近的另一个年轻人坐上了。让座的那位男子说:“这座位不是给你让的。”在众人的指责声中,那个抢座位的男子才站了起来。
镜头三:“我睡着了”
时间:6月28日14时10分左右路线:41路公交车
当公交车行驶到湖滨西街时,上来一位手里提着袋子的孕妇,显得非常吃力。这时,车上人多拥挤,离孕妇非常近的座位上一名年轻男子赶紧闭上眼睛“睡着”了,直到到站了他才睁开眼睛……“醒”得特别准时,下车动作也异常敏捷。
调查:年轻人为何不让座?
在走访中,接受采访的绝大部分乘客都有过让座的经历。家住民族南街的王女士称,平日里,自己会主动让座,但如果上了一天班,在腰酸腿疼的情况下就不愿让座。持她这种观点的乘客多为上班族,他们认为,让座是美德,但并没有人规定年轻人必须得让座。
家住怀远东路的何先生则表示,一些老人强迫年轻人让座的行为也让他不太舒服。“这么一来,我还真就不让了”。
一个小伙子告诉记者,有一次,他乘坐公交车时,上来一名残疾人,当时车上的人都盯着他,示意他让座。“车上坐着那么多年轻人,凭啥要我让?”结果他装做什么也没看见,一直坐到下车才起身。
说法:一举一动都代表城市形象
A.市民:“爱心专座”形同虚设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孕”专座和“爱心”专座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主动给“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让座,更体现着市民的道德水准。然而,如今银川公交车上那些为特殊人群设立的专座却常常被一些身强体壮的年轻人所“占有”。家住火车站附近的马女士很感慨地说:“公交车上的爱心专座形同虚设。”
B.司机:个别乘客没有“专”的意识
一位公交司机接受采访时说,有售票员的线路情况要好一些,遇到需要特别照顾的乘客,售票员会去协调座位,尽量让他们坐下来。但现在银川一些线路都是无人售票车,司机一个人很难面面俱到,也就无法照顾好一些需要帮助的乘客。
当记者问及坐“爱心专座”的人是否应该首先主动让座时,这位公交车司机认为,个别市民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意识,不会想自己正坐着“别人”的座位。
在采访中,大部分市民表示,公交车也是一个社会舞台,美丑都会一览无遗,点滴行动能折射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广大市民应该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加强道德修养,共同塑造银川市文明城市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