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择业,户口变成“紧箍咒”
2009-06-16

2009年06月16日 08:00:50  来源:新华网贵州频道

记者李惊亚、周之江

   金融危机下,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难,找到工作后,户口却又成为新的困扰--想留在大城市,户口难解决,是否前途从此一片愁云惨淡?留在大城市,解决户口,却面临着低薪和漫长的合约,是否未来将按部就班?

    大城市“户口”成香饽饽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硕士小梁找到一份国家部委下属的媒体工作,原本应该开心的事情,却因为一场考试而蒙上“阴影”,“虽然我的实习表现出色,领导说一定会录取我,但他也明确表示,单位不能给所有新进人员解决户口”。

    今年5月,小梁参加了实习单位组织的招聘考试,结果成绩没有进前十名,这也意味着,她连进入解决户口的面试机会都没有。

    “我爸打电话叫我回老家,说别在北京漂着了,我大哭了一场。”小梁说。

    今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虽然国家出台多种措施,力图破除阻碍大学生就业的户籍弊端,但据记者调查,对于很多大学毕业生而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户口仍是他们的“不可承受之痛”。

漫画:英子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某门户网站以“你认为户口重要吗?”为题进行调查,3万多名投票者中有62.7%选择了“重要”,只有29.2%选择了“不重要”。眼看毕业在即,记者在京城高校许多BBS上都发现,“户口”成为热门的字眼。对于外地高校毕业生,有没有户口亦成为他们择业时的重要衡量标准。

    “同学们去北京找工作,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能不能解决户口。”南京某大学法学专业的史荣华说,自己的工作定在北京一家国企,对于将要从事的行政工作她并不满意,况且一签就是5年,但却能解决户口和编制。

    “我现在恨不得让单位给我打张白条,写上‘户口’俩字,让我天天抱着睡觉才放心。”史荣华说。

   择业不等于择“户口”

资料图片

    记者也发现,虽然北京户口俨然是毕业生们眼中的“香饽饽”,但这个“饽饽”究竟“香”在哪里却少有人说得清。

    小梁说,她的理想是在北京工作几年,积攒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和男朋友找一个像成都、青岛这样的二线城市定居生活,“做媒体太辛苦了,北京的生活节奏又快,我不想在这里长干。其实我也不大明白北京户口能给我带来什么,但是既然大家找工作都看重这个,应该是很重要的”。

    在网上,关于“户口重要还是工作重要”的争论更是从未停止。以网友“天涯烟圈”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工作重要:社会变化这么快,谁能在20多岁的时候决定自己一辈子在哪里呢?还是好的工作平台,好的发展机会比较重要。

    以网友“之峰”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先落户比工作更重要:挣钱的机会很多,毕业这次还是要把户口留下。有些事情说不重要,但是在不可预计的限制取消之前,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出来狠狠卡你一次。而实际上,面对解决户口却低薪、签约期长的单位待遇,不少毕业生心里早打好了“小算盘”。

    史荣华说,虽然她答应签5年,但其实并不打算在这家国企长干,“工作一两年,拿到户口就走人了,违约赔偿啥的到时候再说吧”。

    对高校毕业生这些功利的做法,一名在北京某出版社从事人事工作的负责人很无奈:“我们招聘时写明解决户口,结果好多研究生来应聘。进来的时候信誓旦旦,结果签了合同,落了户口就走了。”

 

 

    莫让户口成为择业的“紧箍咒”

    一位在浙江大学任教的老师不无感慨:“不明白为什么北方的学生这么看重户口、编制,在南方,毕业大学生找工作更在意的是平台和薪水。”

    而一名叫“陈晶”的网友写道:“当你食不果腹时,你吃户口本吗?当你露宿街头时,你睡户口本吗?当你为吃穿住行担心时,户口本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吗?”

    有专家分析,大学生为了户口盲目择业,然后违约、跳槽,是因为相关的法律、法制不够健全。合同对大学生有法律约束力,但如果支付了违约金,就是合理合法的。另外,之所以现在很多大学生以支付高额违约金的形式“买”户口,还是与现在的制度相关,因为有了户口才能在这个城市被认可、有长远保障,才有第二次更好的跳槽。

    目前,户籍改革的发展方向是,根据就业与实际居住情况决定户口,但单独一个城市或某一政府部门,都实现不了这一步,只有财政市场化,户口不涉及待遇、地位、身份时,才能实现人才的自由流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刘亦仓认为,找工作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些学生为了户口盲目签约,与社会、家庭传统的观念密切相关。“中国历来有‘鱼跃龙门’的故事,一些农村出来的孩子对户口更是看重,认为户口是改变身份的象征。”

    华中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杨军也承认,社会、家庭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比如一些大学生主动要求到西部、到基层,合约都签了,结果父母那里接受不了,只好毁约。对于户口问题,社会观念认为,没有户口,大学生就是‘高级打工者’。其实,很多在大城市找到工作没有户口的毕业生,一样过得很好。对于年轻人而言,踏出校门后的第一步应是迅速积攒工作经验。在现有体制下,对于成材和落户,两全齐美当然好,但是如果只能解决其一,应作出理性的选择,户口不应成为阻碍大学生成材的‘紧箍咒’”。

    但同时,杨军也提醒大学生,一定要增强对户口重要性的认识。“毕业时一定妥善安置户口和档案,没有户口将来连结婚都登记不了,有的大学生毕业几年后,等到要用的时候才着急。对此,学校还要加强对毕业生户档知识的教育。”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