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杜甫的佛缘
2009-06-15
诗人杜甫的佛缘
2009年06月15日 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迁居河南巩县。杜甫早年研习儒学,二十岁时开始漫游吴越齐赵,过了十年左右裘怀清狂的生活。三十五岁以后到长安求官,不第。后两次献赋,为皇帝赏识,但没有得到官职,在长安困居十年,生活艰辛。四十四岁他当上了左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年,安史之乱起,杜甫流亡了一段时期,又被俘拘留长安。757年,由长安奔凤翔,肃宗李亨给他左拾遗的职位,未几,贬华州司户参军。四十八岁以后,他弃官入蜀,漂泊西南,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职衔,曾于成都营建草堂,但并未久居五十七岁离蜀,漂流湖湘。五十九岁病死于湘水舟中。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一生仕途不顺,生活坎坷。他以严肃的态度,经历了唐朝由全盛突然崩坏的大变动。以深沉的心感受了人民离乱中的痛苦和渴望,把这些熔铸成不朽的诗篇,他的诗是苦难中人民的心声,被称为“诗史”,而杜甫则被尊为“诗圣”,全唐诗收其诗1445首,有《杜工部集》。

     杜甫秉具殊胜的佛缘,其一生倾心于佛教。喜游寺访僧,求法参禅,曾到五台山研习佛法,与京师大云寺主赞上人交契极深,杜甫诗中有关佛寺的题诗及谈禅说佛的诗作,约有数十篇之多。诗人杜甫在崇儒之时,也虔诚礼佛,他的佛诗也蕴含般若思想,杜甫的诗现实主义的情感很突出,但在尘世生活的困苦、烦恼中,也时常萌发出世的感情。

     杜甫极倾心于禅宗。《秋日夔府咏怀》诗中有句云:“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双峰”指禅宗四祖道信所居之湖北黄梅双峰寺。“七祖禅”指北宗七祖普寂的禅法。这二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北宗禅的崇仰。

杜甫写有多首佛诗,现作一赏析。

其一《游龙门奉先寺》: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诗中的“龙门”指洛阳的龙门石窟,奉先寺为唐代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石窟。“招提”指寺院。“虚簌”,由自然界虚隙中发出的声响。“天阙”,指高耸入云的阙塞山。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