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屁之风为何生生不息
2009-06-15

2009-06-15  来源:新华网

    现在说贿赂,大多是指用物质利益来收买官员的行为。而另一种无形的“精神贿赂”,却极易被人忽视。而这种贿赂司空见惯,主要特点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歌功颂德,献媚邀宠,只需搅动三寸不烂之舌,就能使被贿者如饮醇醪,四体通泰,进入圈套。

    明《应谐录》中就有一则“善谀”的故事:广东有一位县令,特别喜欢别人奉承,每发布一项政令,部下交口称赞,县令才喜欢。他手下有一名衙役想迎合县令,故意在旁边对人轻声说:“世上大凡做官的人,一般都喜欢别人奉承,惟独我家老爷不然,很瞧不起别人对他的恭维。”县令听到他所讲的话,迫不及待地把他叫到跟前,赞美不停,说道:“哎,只有你才知道我的心思。你真是好样的!”从此,县令对这名衙役格外亲近。其实,历史上类似这种“善谀”者大有人在。明朝朱元璋,有一次在花园的池塘边钓鱼,钓了半天一条鱼也没钓着,心中不悦。大臣解缙见此,立刻赋诗一首献上:“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解缙寥寥数语,使朱元璋龙颜大悦,从此对他恩宠有加。

    在历史上“善谀”者何以频频得势、生生相息?古语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是因为有“悦谀”者存在。千百年来,“悦谀”者和“善谀”者,主仆联袂,一唱一和,把官场谀美之风演得天花乱坠。从根本上说,这与人性的弱点有关。庄子说:“人心排下而进上。”意思是,人受到批评就会消沉,受到表扬就会高兴。爱听恭维话不爱听批评话,这几乎是所有人都存在的弱点。有时侯,明知对方言过其实,是在奉承自己,也不愿戳穿,心里仍然感到乐滋滋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千穿万穿,只有马屁不穿。”除此以外,爱听恭维话还与人的认识误区有关。一些官员,总是认为那些奉承自己的人是忠于自己,是在为自己树立威信。

    其实,“善谀”者多是工于心计的人。法国作家莫里哀在他的名著《吝啬鬼》里,借一个名叫法赖尔的角色之口,把爱拍马者的心理和盘托出:“要人宠信,根据我的体会,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他们面前,投合他们的爱好,称道他们的处世格言,恭维他们的缺点,赞美他们的行事。你用不着害怕殷勤过分,尽管一望而知,你是在戏弄他们,可是他们一听奉承话,就连最精明的人也甘心上当。”在社会生活中,那些奉承别人的人,往往把它作为一种投资,以获得对方加倍的报偿。

    拍马屁属于低级庸俗的市侩哲学。马克思在回答"你最不能容忍的缺点"是什么时, 只讲了四个字“奴颜婢膝”。庄子说:“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一位西方哲学家这样说:“许多吻你手的人,也许就是要砍你手的人。”这样的教训,从古到今不胜枚举。因此,为官者应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各种捧场和曲意逢迎,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像鲁迅那样,终生都在掷还朝他飞来的桂冠,而不管是恶意还是善意:“无论是谁,先奉还他无端给我的‘尊敬’!” (许鸿朝)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