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时评体”作文就是关注社会?
2009-06-11

2009年06月10日 12:49 来源:长江日报

 

  高考作文向来是社会关注和品评的热门话题,在这一点上其他任何学科都难得一比。今年的高考作文,在例行的说好说歹之外,又多了一种阐释角度,那就是呼吁高考作文走向“时评体”,寄望“时评体”高考作文引导青年关注社会。诚然,高考作文选题贴近社会现实,引导青年在常识认知的基础上对社会现象予以置评,可能使“时评体”对学生作文中有所影响。

 

  不过就此倡导“时评体”作文,却是一种危险的倾向。高考作文不搞文学和诗意竞赛,难说就不会变成“时评体”作文的竞赛。其中也许不无关注社会公民发声的意思,不过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的考生实际上又有多少时间真正关注时事?正如曾经流行的记叙文、散文化写作一样,“时评体”的倡导会不会转而弄成了抄时评、背时评、猜题押宝的游戏呢?

  有论者还让我们重温了清朝科举考试的试题,也许意在表明务实作文乃是吾国遴选人才的传统。诸如此类的制艺策论,表明上看起来内容涉及藩镇、平戎、举贤、变法等封建时代十分重要的“时政选题”, 实际上终究难脱“八股”的窠臼。具体情形是怎样,我们今天固然难知其详,但说这类“务实”写作就是皇权至上时代“政治正确”的产物,大致不错。与所谓关注社会的公民写作,其间的差距何止霄壤。至于今天的高考作文,是用“时评体”进行写作练习,还是从诗意的、抒情的、散文化倾向入手,我们大可不必作非此即彼高下立判的断语,也许更多的只是作文体裁的区别而已,根本就无关宏旨。

  高考作文到底要考量什么?笔者以为,道出年轻人的心声、符合现代汉语的要求,写出一笔漂亮的文章,总是最为重要的判断标准。我们的社会将来不仅需要时评作家后继有人,更多的还是需要长于“我手写我心”的各类才俊。

  培养关注社会的独立自由的公民,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关乎教育的要旨,恐非高考作文独家所能承载。是否只有写时评就是关注社会,写诗歌小说之类就不是公民发声;写时评就体现独立自由追求,而鼓捣文学就不是?如此划线难免失之肤浅。(严辉文)

来源:中国新闻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