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美国
2009-06-01

佛教在美国:亚洲的东方佛教与出自本土的美国学术交相辉映

2009年06月01日 来源:世界佛教论坛网

    美国佛教徒,截止2005年约有272万,约占美国3亿总人口的0.9%。佛教徒的人数、比例虽然有限,但其种类十分复杂,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与南传佛教共存共荣,中国佛教、日本佛教、韩国佛教与越南佛教各开道场,美国佛教堪称是“世界佛教博览会”,拥有世界上最独特的佛教传播与发展的社会环境。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美国是当今世界佛教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1900年美国约有3万佛教徒,几乎没有统计的意义;但到1970年,信徒人数跃增到2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0.1%,实现零的突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比例到1990年跃增至0.7%,平均每十年增加84万佛教徒。如此快速的发展,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1844年1月波士顿的杂志发表了《法华经》英文节译,这是美国知识界接触佛教之始。五年以后,1849年第一艘载有华人的船只抵达加州,亚洲佛教以此方式登陆美国本土。不过,佛教真正引起美国人的重视,始于1893年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宗教会议”。会上有两位东方的佛教僧人唤起了美国人的佛教兴趣:一位是日本临济宗禅师释宗演(Shaku Sōen,1859-1919),他的随从里有一位是后来名满天下的铃木大拙(D.T. Suzuki,1870-1965);另一位是斯里兰卡的达磨波罗(Anagqrika Dharmapqla,1864-1933),这位青年当时发起“摩诃菩提会”,有意要在全世界弘扬佛法。此后,佛教,尤其是日本禅宗逐渐在美国立足。到20世纪60年代,因缘际会,佛教在美国得到迅速的发展,乃至到70年代初世界上各种佛教传统都在美国设立道场。据十年前的一份统计资料,1998年北美地区的各类小型禅修中心已达1100多家。

    深入研究美国的佛教,必须认真研究美国的佛教学术界。美国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亚裔佛教徒,也有欧裔佛教徒,以及同情或欣赏佛教的欧裔美国人。亚裔通常是想维持原有的佛教信仰,或者是想借助佛教获得在美国社会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但是欧裔美国人经常会以佛教的思想批评美国社会的核心价值。美国的佛教学者,以他们的学术研究,在美国社会起到宣传亚洲佛教的作用,并在美国大学里培养了一批能理解亚洲佛教的学生,是沟通亚裔与欧裔佛教思想的主要力量。这对形塑完整的“美国佛教”、深化积极的“宗教对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891年美国出版“哈佛东方丛书”,哈佛大学由此奠定了美国佛教研究的学术传统。“二战”结束以后,美国迅速崛起,取代欧洲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到70年代,西方的佛教学术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佛教研究的方法与领域随之发生转型。在最近的30多年里,美国涌现了一大批重要的佛教学者,他们对汉传、藏传与南传佛教有着精深的研究,也对佛教思想在西方社会的意义与价值有着深邃的思考。其中有些著名的佛教学者,还曾出家学佛。

    来自亚洲的东方佛教与出自本土的美国学术交相辉映,孕育了美国佛教与学术的全面繁荣。研究美国的佛教,这对研究全球化时代的佛教理念与传播模式,对研究不同宗教之间以及宗教内不同宗派之间的对话,对研究多民族的多元文化环境里佛教的社会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典范意义。

    汉语世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只有零散的一些。1979年台湾出版了张曼涛主编的《欧美佛教之研究》,所收文章大多是素描式的短文;大陆的出版物里虽然也有涉及,但是语焉不详。因此,这是一项富有时代性的研究课题。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