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应记先贤 位卑不忘忧国
2009-05-28

2009年05月28日 08:47:2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呼和浩特5月28日电(记者 张丽娜)今年的端午节,内容明显比往年丰富。除了以往常见的赛龙舟、包粽子等活动,河北等地还举办了爱国诗文朗诵会来缅怀先贤,突出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过节的意义并不限于节日当天,更在于它表达着我们对民族精神的传承。我国的每个民族传统节日,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寄托着人民的某种精神。比如端午节,除了插菖蒲、拴五彩绳等寄托人们对健康安全的追求外,更重要的是纪念屈原,传承他的爱国精神和高尚气节。这是端午节的文化符号。

    屈原不惜投江一死,用生命塑造了端午节的神圣。他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化作汨罗江里不灭的精魂,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懈追求,成为后世的铭文。

    我们纪念屈原,也纪念所有的爱国先贤。他们身上无不凝聚着爱国忧民的思想境界和传统美德。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再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他们身处乱世不忘国之忧患,力图振兴国家的抱负和气节,激励着无数后人发愤图强。

    如今我们的祖国虽已走过了苦难深重的岁月,迎来了国泰民安的大好时期,但困难犹存,既有汶川特大地震那样的自然灾难,也有国际金融危机这样的发展坎坷。我们应当时刻牢记国家之忧、人民之忧,让爱国忧民精神深深扎根于自己心中,凝聚成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强大动力。有了如此延绵不绝的精气神,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泰山压顶不弯腰”,不断走向繁荣富强。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