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5 05:08:00 来源: 舜网(济南)

漫画/胡丁 来源:网易
4月25日,山东新华电脑学院19岁学生王元滨无故被学校附近的KTV保安殴打,昏迷近10天后死亡,引发广泛关注。类似案件并非第一起。3月5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服务技工学校两名学生发生争执,一名学生持刀将另一名学生捅死。一桩桩和校园有关的暴力事件让人震惊,也引起很多社会思考。他们都是还没有走向社会的学生,没有深仇大恨,也没有不可解决的矛盾,为什么圏入这些暴力案件中呢?是学生的无知?是家庭教育的缺位?还是学校管理松懈?
案件回放:俩月两名学生身亡
案件一:19岁的王元滨是山东费县人,事发前在山东新华电脑学院学习。该学院与东方之韵KTV同处一个院落。4月25日晚上11点,王元滨外出返回学校,经过该KTV大楼时,遭到该KTV服务员的殴打。之后,同学李某将王元滨搀回宿舍休息,两人均未对同学、老师提起被打一事,也未报警。第二天,王元滨鼻腔出血,被送到医院治疗,有人拨打110报警。随后,公安机关将5名犯罪嫌疑人抓获。5人全为男性,最小的17岁,最大的25岁,均为初中或高中文化。受害人王元滨于5月6日因受伤过重,医治无效死亡,学生李某被打致轻微伤。
案件二:3月5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服务技工学校发生一起暴力案件。小强是该学2008级秋季学生,今年17岁,王某是学校2009级春季入学的新生,今年20岁。当天早上,小强在教学楼里下楼梯,王某正在上楼梯。小强扔了一个打火机,碎片溅到王某的脸上。两人发生争执,王某掏出随身携带的折叠水果刀,捅向小强。小强腹部中了两刀,小腿处中了一刀。从双方争执到小强被捅伤,整个过程只有短短30秒。事发后,学校赶紧将小强送往医院,但抢救无效死亡。
两起案件发生后,都出现这样的现象:家长认为学生在学校上学期间死亡,学校应该承担责任。两个学校有不同说法,山东新华电脑学院认为学生是在校外被打死,责任不在校方,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服务技工学校认为责任应由行凶者承担。这些案件发生,到底谁该承担责任?
校园伤害案三方皆有责任
类似的校园伤害案并不罕见。许多人接受采访时认为,案件发生后表面矛盾集中在学校是否应该承担责任,但校园伤害案的不断发生有深层次原因,它和学生个人、家庭教育、学校管理都是分不开的。
山东新华电脑学院的教学楼和公寓在文化东路北侧的一个院子里,院子里还有一家足疗店和东方之韵KTV。家长认为,娱乐场所和学生宿舍楼如此之近,对学生的安全管理来说存在隐患。案件发生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服务技工学校曾表示,学校对新生管理严格,在3月3日对新生进行两节课的安全教育,但学生王某是莱州的,于3月3日下午3点来校报到,错过了安全教育。
有关人士认为,学生在校里上学,学校安全管理松懈是造成伤害案的直接原因。有的学校热衷于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人数的迅速增长,特别是偏重于学生的智育工作和升学率,以致忽视学校安全,认为安全事故防不胜防,不出大事就没有事,导致安全防范措施不力,对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缺乏有力监督保障措施,使一些本来可能避免的校园伤害案件不断发生。
青少年压力过重,也是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之一。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自私、任性、自卑、感情冲动等不良心理,生活中常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相互对立甚至大打出手。同时,这些学生习惯接受别人的关怀与忍让,过多关注自己的需要而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一旦受挫,报复心理很重,极易引发暴力事件。
教育人士还认为,在这些原因当中,家庭教育缺位是根本原因。学生在学校表现出的行为和家庭教育分不开。不少家长仍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重智育轻德育,很少、甚至不愿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便在网络或社会上接触到打斗、枪战、爆炸等场面。久而久之,他们心里容易形成一种认知上的误区,认为这些暴力场面都是合理的,进而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模仿。
远离校园暴力要从根源抓起
生命的代价给校园安全敲响了警钟。教育专家认为,相关学校除了要完善安全制度外,还要善于打造出自己的教学特色,能针对青少年的喜好和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内容。要在校园内大力倡导读书活动,通过广泛深入的读书来引导全体学生,使他们更多地借助读书来深刻地了解社会、了解人生。同时,教育部门应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减轻孩子升学和成绩压力,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投资,矫正孩子的不良心理。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庭的责任是首位的。家长应当积极履行监护责任,解决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问题,同时要注重培养孩子善良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们学会给予和奉献,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只有这样,更多孩子才能远离校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