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5月09日 14:20:58 来源:新华网

美国纽约曼哈顿唐人街的显著位置竖立着一尊林则徐铜像,以中国清朝抵抗鸦片运动的名臣形象,告诫当今社会的华人华侨反对毒品。(来源:中新社作者贾国荣) 王甘武 鸦片战争因何而起?最具颠覆性的解释是因林则徐严厉禁烟的措施侵犯了英国外交人员和“守法商人”的人身权、财产权,英国政府为保卫本国公民人权被迫发动战争。 如果此话出自英国持顽固殖民立场的人之口,倒也不惊诧。惊诧的是,如此论调竟出自国人之口,公开发表在中国的报纸版面上。 昔日强大的英帝国利用资本主义革命、工业革命后增强的实力东进西拓,用坚船利炮打开别国的国门,用殖民地人民的鲜血构建起“日不落帝国”。每场殖民战争时间不同、地点各异,但寻找借口、动用武力的基本模式从来没有因为“导火索”的不同而不同。汗牛充栋的历史研究无不证明,鸦片贸易的罪恶和政府背后撑腰的基本事实不容篡改也不容否认。难道仅仅因为1839年《泰晤士报》上的一篇文章,英国外交官几句混淆视听、蛊惑煽动的辞令,就能颠覆所有严谨的历史研究结论?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转折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遭受侵略的悲剧伤痛,记录着国家主权、人民利益遭受殖民者践踏的屈辱经历。 闭关锁国不思进取的大清王朝,虽然早已落后于当时资本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虽然已经开始腐朽,已经不能很好地维护国家主权、人民利益,但我们不能脱离那时那刻封建王朝的具体时代和环境来看待历史问题,品评历史人物。那些胸怀忧患意识,为国为民殚精竭虑、不惜付出一切的朝廷命官、仁人志士,尽管都有历史局限性,但他们爱国、为国、为民的艰苦努力、艰辛探索以及巨大付出和牺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尊重。 历史因远去而模糊,但鉴古才能知今。还原历史真相,阐释发展规律,是历史研究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本着求真、求实、严谨的治学态度,依据新的可靠的事实对历史问题做出新的解读,是学术自由的要求,有利于把历史研究不断向前推进。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不能丢,否则客观、公正、全面地研究历史、解读历史将无从谈起。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的态度和方式,不仅不会得出站得住脚的新见解、新观点,只会让严肃的历史研究成为一场哗众取宠的闹剧。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当一段国难历史被歪曲,当一段爱国豪情被诬蔑,这样的“反思”和“解读”警醒我们:和平盛世,思想的脚跟不站稳,精神的长城不捍卫,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民族前途都将再次面临严峻挑战。不管这样的“反思”和“解读”是多么标新立异,多么惊世骇俗,都改变不了其精神鸦片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