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给“赖捐企业”一个机会
2009-05-05

2009年05月05日09:34   来源:红网

  近日,连续有企业家慈善榜揭晓——4月24日,“2009中国慈善排行榜”发布,世纪金源集团黄如论、黄涛父子,因现金捐赠第一获得“中国首善”称号;上届“中国首善”陈光标,今年获得“最具号召力的中国慈善家”的美誉。与慈善人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承诺捐赠的企业或企业家,并没有捐出承诺的数额,但主办单位原本打算发布的“赖捐企业黑名单”,因故放弃公布。(5月4日《中国青年报》)

  因为什么原因,主办方放弃公布“赖捐企业黑名单”,报道没有讲明。我猜想,其中恐怕有经营方面的客观原因,未必全是恶意赖捐。比如说吧,去年年底爆发的金融危机,也有如“5.12”地震一样,很多人没有料到。当金融海啸袭来,弄得企业措手不及疲于应对,甚至因市场形势变化使得企业陷入困境乃至绝经之时,再要兑现原先的承诺数额,显然不大现实。毕竟,承诺时企业经营正常,现在企业遭灾了呀。

  但是网友很愤怒。一项调查显示,有近七成网民认为,应该曝光“赖捐企业黑名单”。有人表示,“企业家的慈善行为最能够引起世人的关注,他们能够带动社会形成一种关注弱势群体的力量,可是,我们有些企业家显然没有意识到这点。”还有如是说:“企业的高管们动辄拿几百上千万元的收入,因此他们应该回馈社会。我平时关注的不仅是企业家的财富,更关注他们对社会的责任。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说富豪为富不仁,但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热衷于做慈善的富豪,比如香港的余彭年,连续很多年都是慈善排行榜的首位。”从道德的高度谴责赖捐,这些不难理解,因为公众对富豪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慈善又体现了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和品质。

  然而,对并非为富不仁乐善好施的人来说,显然说错了对象。试想一家企业,当初出于自愿,且能公开认捐,已经表达了慈善的愿望,后来没有兑现或者如数兑现,总有什么原因。没有任何原因的赖账,除了沽名钓誉者外,想必没人如此大胆,除非他是疯子。问题是,现在还未看到一家当初认捐了的企业,公开站出来说明情况,公布未曾兑现的真实原因。如果这些原因客观有理,又有第三方公正评价,网民未必不能认可。但如果,先让公众感动,后让公众猜疑,再让公众愤怒,又蔑视公众的知情权,就有点死要面子活受罪了。所以,应当在曝光之前,有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和途径。只有对那些没有任何理由的赖捐,才应当公之于众打入另册,遭受道义的公开谴责。这事涉一诺千金的价值判断,不是浪得虚名随便玩的。所以,平息网友愤怒的最好办法,就是公开透明、不遮不掩、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来源:和讯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