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4月28日 11:08凤凰网评论专稿
我记得我参加高考那会儿,正赶上一次高考改革,当时的名目叫做:“3+X综合”,后来据说又有过一个大综合,再后来,高考改革和医疗改革一样,就成为改革的重点,但是同时也越改越有问题。
比方说这次,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24日接受人民网访谈时说,今后的高考制度将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录取方式。听起来,我们数年前所抱怨的问题终于传到有关部门的耳朵里了,虽然传播的速度很慢,但是也应该值得高兴吧?要知道,当年我参加高考的时候,社会上(当然包括我)就对这个应试教育恨之入骨了,现在这种状况要改变,当然值得庆贺。
可是,王石川又跳出来为“一考定终身”来说好话了,他觉得就当下而言,“一考定终身”是最不坏的选择。晏扬也附合着呼吁,请暂且容忍“唯高考分数论”。
咦!还真奇怪了,难道我们之前对应试教育的痛恨都是假的吗?难道我们当初不是饱受应试教育之苦吗?
看起来是,其实不是。事实上,之所以我们的高中教育,尤其是高考,会让许多人感到痛苦,根本原因不是考试的问题。
因为对于试题本身来说,他是相对公平的。许多试题,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没什么可以争辩的——当然,据说现在的高考主观题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让考试本身掺杂进了更多人的因素。
我们说,未来就掌握在你们自己的手里。其实学生们的未来从来没有自己掌握过。
一开始,他们的未来掌握在出题人的手里,你看许多高中生参加完高考后,不是讨论的应试教育的问题,不是讨论的教育公平的问题,而是这次的高考难不难的问题。为什么,因为此时此刻,试题的难易程度决定了他们的分数和未来,而难易程度,是出题人决定的。
主观题占比重大了之后,他们的未来还掌握在阅卷人的手里。如果一个主观题,比如语文试卷的作文部分,你感觉很良好,但是阅卷人感觉很差劲,那你的分数绝对不会很高。
现在呢?按照戴家干的说法,今后的高考制度将包括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评价,这样一来,可以决定高中生们未来的人多了一堆。
而在所有问题的背后,是高考政策的制定者们在做决定,他们怎么说,老师们就得怎么应对,学生们就得跟着怎么办。
有了这么多的决定者,我们怎么还好意思对那些辛辛苦苦预备高考的学生们说:你们的未来掌握在你们自己手里呢?
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问题确实不容易,但是改变这种未来被操纵的局面,岂不更困难?
凤凰网评论编辑:张恒
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