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4月27日 09:07:55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你知道北京有多少中药贩子吗?你知道他们的暴利有多大吗?你知道北京有多少家医院、包括公立医院是从这些中药贩子手中进货吗?”近日,北京某药材经销商向记者一连串提出了这些问题。
■类型二:造假贩假
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在市场上制假贩假的中药贩子的行踪极为隐秘,别说接近他们,就连发现他们都极不容易。经老郭介绍,记者见到了一位叫老谷的山东人,和老郭不同,老谷干的技术活儿——中药造假。
老谷告诉记者,“中药造假,最常见的就是用一些廉价的药材或者其它物品来代替真正的药品,或者通过一些手段,制造出外形与药材相似几乎难以分辨的假药。”
4月14日,在北京回龙观小区一家国医馆内,该馆中医主任医师肖德为记者讲述了他的一段亲身经历:回龙观小区住着一位姓刘的女教师,母亲体弱多病,常年卧床。听人说人参、虫草、鹿茸之类的名贵中药材能大补元气,刘老师有心给母亲买一些补药。可买回来后发现,300多元的人参竟然是上了色的萝卜。
“以前,中药的造假一般是把原药材在等级分类上造假,比如把二等货的中药材作为一等货来卖。还有就是在药材中增加水分,比如国家规定部分药材只允许有10%到12%的水分,但为了降低成本,造假者就在药材中加水,让水分占到15%左右,这样药材的分量就少了。”肖医生告诉记者,“现在的造假手段是多种多样,在中药的种植、加工等环节可以层层造假。”
肖德华医生说,目前市场上像燕窝、冬虫夏草、藏红花、野山参等名贵中药材由于数量有限,它们的造假市场相当庞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名贵药材产量的急剧萎缩,催生了造假现象的大量出现。据了解,在我国,麝在1988年的时候还有200万只,到1995年统计时全国就只剩下不到5万只。穿山甲的甲壳以前1年国内可以产200多吨,现在就只产两三吨。正是这些珍贵药材的稀少,吸引了一些不法分子对这些中药进行造假以赚取高额利润。
■类型三:“向大医院进军”
和以上两种中药贩子经营的目标不同,第三种中药贩子是以“中医药销售代表”等身份向国营正规的医疗机构伪装虚开药品销售清单,以便拿到高额的回扣。
“中药市场的水太深。”3月28日下午,记者在北京市西二环附近的国家监察部停车场见到了孙大明。30多岁的孙大明是河北安国人,1998年,他放下锄头,背起麻袋,开始了“中药贩子”的生涯。孙大明主要贩卖中药饮片(注:中药材原料经切、炒、炙、磨粉等加工后的成品),10年的中药贩子生涯,令孙大明有了一笔可观的积蓄。如今,他已在北京买房,娶妻生子,并于2008年春节后,正式结束自己中药贩子的“潜伏”状态,在北京昌平区成立了自己的中药材经销处。用孙大明的话讲,现在时兴“产业升级”,他的身份转变,是紧跟时代的脚步。“表面上看,我的这个经销处是一家公司在北京设立的‘代表处’,实际上,生意是我个人的。”孙大明坦言。
和老郭专跑小诊所不同的是,孙大明的客户主要是国有大医院及一些有一定规模的中医专科医院。据其透露,现在,他主要是给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的中医医院送药,“由我供货的这些医院基本上每月都能卖掉几十万元的中药饮片,给这些医院供货的不只我一个,每家医院大都同时和七八个经销商合作。”
按照国家发改委物价司关于中药销售的价格规定,中药零售价差最多不能超过15%,“但是,就北京而言,目前一付中药的零售价格大约在五六十元左右,也有超过百元的。如果按照医院进购价格算,这样的一付中药,成本不会超过10元钱,其利润之高可想而知。”孙大明告诉记者,就算药品等级合格、药价核算合理、各种手续俱全,一付中药的利润也在300%以上。
据其介绍,“中药饮片的销售有个基本‘规律’:一家诊所要是卖100元的中药,其成本在35元左右,这是最低底线。大多数医院和诊所利润比这要高得多。”
“如果你是医院的药材采购人员,我敢保证,你给医院购进一万元的中药饮片,自己也能挣一万元。”记者的“药品采购员”身份让孙大明兴奋异常。
他称,一般情况下,药品采购员会有两份价格清单,一份给自己,另一份高出真实价格50%的清单给医院。当采购员单位按照“假清单”返款时,多出的药款就会打到采购员的账户上。
“那发票怎么办?不会也用假发票应付单位吧?”记者追问道。“发票是真的,一些药材经销公司,甚至北京一些知名的中药企业都可代开发票,但前提是必须要有门路。”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