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真民意给领导干部打分
2009-04-17

2009年04月17日 00:00:58  来源:新华网

    肖 华 

    领导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就应当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而有的领导干部却不是这样,以上级的喜好作为自己工作的准则,对群众的呼声却置之不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中,增加民意的分量,增加群众的话语权。

    将考核评定与民意挂钩,领导干部就不敢小看民意,就会把提高民意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做到为群众服务,让群众满意,自觉地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结合起来。那么,又该如何获知真实的民意呢?

    一是防止领导干部在征求民意上耍花招。比如有的地方把民意征求表印在报纸上,于是有个别干部买来这些报纸请人填写。这样得来的民意不真实,是假民意。民意一定要反映群众的真实想法,防止领导干部代替民众发声。

    二是征求民意的对象要有广泛性、有代表性。比如有的领导干部将机关干部和企业家作为民意征求对象,而这样征求得来的民意具有局限性,更无法反映普通群众的真实想法。因此,征求民意一定要多听听广大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的声音,这样的民意才是真民意。

    领导干部民意测评的目的是让他们树立尊重群众、重视群众的意识,促使他们建立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作风。因此,在增加民意分量的时候,一定要防范虚假民意,对敢于在民意问题上弄虚作假者加以严惩。只有让真民意决定领导干部的升迁,才能引导他们心系群众、一心为民。

    根据日前下发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及三个配套办法,四川省将强化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对综合评价结论为“不称职”的县级以上地方党政领导,将调整职务或降职使用;对年度考核评定为“不称职”的领导干部,将按照规定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4月15日《成都晚报》)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喜欢把民意放在嘴上。有的虽然搞了民意测评,但流于形式;有的则根本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四川省针对这些情况,在领导干部考核评定中增加了民意分量,很有现实意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