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4月16日 00:00:50 来源:新华网
许博渊
报载:杭州太子湾公园3月20日免费向游人开放,引得全国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20天内72万人次光顾这个只有3个足球场大的地方,公园一半的绿地被踩为泥地。公园的一位清洁工人说,“那个时候这里不是公园,是春运火车站。”
读罢这则报道,真是感慨万千。一个小小的迷你公园,拥挤得像春运时期的火车站,人挨着人,还有多少情趣?还谈得上欣赏自然美景吗?这哪里是游园,分明是受罪。虽然不花钱,可也犯不着找这份罪受啊,还不如随便到哪个郊外有山有水的地方走一走,清清静静,倒能够达到散心休闲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非理性行为很多,只要是便宜,不占就是吃亏,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要去占。就说坐公共汽车抢位子吧,其实并不十分必要。现在的人都知道健康的重要,各地都自发开展健身运动,不少人每天都花上几十分钟跑步做操,但就是不肯在公共汽车里站十几二十分钟。30多年前,《参考消息》上有一篇报道,说日本的公司职员整天坐着,自知不利于健康,又苦于没有时间锻炼,于是利用一切机会,比如来了电话,不妨站起来接听,多少也能起到一点活动筋骨的作用。那些千方百计抢位子的人其实是失去了一个锻炼的机会,不是占便宜了,而是吃亏了。
现在倒是有一个新气象,就是公共汽车里给老人让座的人多了。其实,并非所有老年人都比年轻人更需要坐着。许多年轻人生存压力大,常常要熬夜,乘汽车上班,如果有一个位子坐坐,还可以抓紧时间闭一会儿眼睛,养养神,有的人也许还要利用这段时间背几个单词什么的。而老家伙们一般都退休了,有充分的睡眠时间,如果腿脚还有力量,不妨站一站。我一般不接受让座,总是一把将让座的年轻人按住,说你坐你坐,我就几站,一会儿就到。我站在那里,气沉丹田,权当锻炼身体,心里觉得并未吃亏,也不欠人的情,心情好极了。
许多人没有想明白。有一次,我在车站等车,车来了,只见一个穿着时髦的半老妇女一个箭步从后面窜到车前,像运动员一样健步登上了车,用眼睛急急地在四下里快速寻找,却没有一个空位子。她十分懊恼,对同伴说,她其实能站,可就是从心里不想站着。我在心里分析,她就是怕吃亏,因为人家有座她没有就算吃亏了。
这些道理说出来谁都明白,可遇事就不明白,这是习惯的力量。我国多少年来都存在着资源短缺和人口过剩的矛盾,僧多粥少是常见的现象,这就形成了恶性竞争的客观环境,渐渐地使人们养成了见利就抢的习惯,日积月累,习惯的力量战胜了理性的思考,总觉得小便宜不占白不占,何况是合法的呢。就说杭州太子湾公园,你远道而去,除了一身臭汗之外,占了什么便宜了?
30年来,人们的消费资源正在快速增长,僧多粥少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变。经济是最神奇的力量,可以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力的发展成长,人们将回归理性。毕竟,人是会用脑子的动物。